
老建筑老小區(qū)“改頭換面”,讓生活煥新;老街區(qū)老廠房蝶變消費新地標,讓發(fā)展提速。
近年來,許多城市有機更新案例成功出圈,南京小西湖、蘇州十全街、上海田子坊……這些項目在改善生活環(huán)境、擴大有效投資的同時,保護了歷史文脈,提升了城市競爭力。
在2025年全國兩會“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周嵐透露了一組數(shù)據(jù):截至目前,全國已實施了超過6.6萬個城市更新項目,改造了25萬個老舊小區(qū),讓1億多人因此直接受益。
“地面整潔了”“道路寬闊了”作為首批入選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的南京小西湖片區(qū)保護更新項目,這里“繡花式”的微更新,既留住了煙火氣,又共享了新生活。居民臉上的笑容,正是對“更新為民”最生動的注解。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決定》提出:建立可持續(xù)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guī),加強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老舊管線改造升級,深化城市安全韌性提升行動。
2024年12月27日起,由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出品,現(xiàn)代快報+制作推出的“學習100”第三季——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短視頻上線。本集主題聚焦城市更新,跟著本期課代表——南京歷史城區(qū)保護建設集團工作人員陳潔,一起來學習。
出品: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制作:現(xiàn)代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