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赟 文/攝)這里是南京進入蘇北的“第一站”,也是淮安融入南京都市圈發展的“橋頭堡”。10月27日,“活力中國調研行”江蘇主題采訪團走進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實地探訪這座地處南京都市圈與蘇北銜接節點的產業載體,見證其以產學研協同創新激活智能制造發展動能的實踐成果。
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位于淮安盱眙縣,駕車35分鐘可達南京江北新區直管區,45分鐘抵達南京高鐵北站。2021年經江蘇省委省政府批復更名后,由寧淮兩市共建,于同年簽訂合作協議并成立專屬管理機構,為園區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園區建成以來,一個個產業項目的落地見效,為園區注入強勁動力。當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來到中科煜宸寧淮一期生產基地,基地總投資約10億元,將分兩期構建“激光智能制造高端裝備+軍民產品研制”雙輪驅動模式,打造金屬材料到3D加工制造的全鏈條產業生態圈。廠房內,RC-LDM400、LDM1500等3D打印設備正在工作,一個個精密零部件被生產出來。中科煜宸激光技術有限公司熔覆總經理蔣士春告訴現代快報記者,LDM激光直接制造技術是使用激光將金屬粉末直接熔融,逐層沉積成形,主要用于零部件及工具的表面強化、殘損零件和工具的改造和修復、多金屬材料復合工件的加工制造,以及復雜大型工件的直接成形制造領域。具有成型速度快、材料使用范圍廣、一機多用、粉末利用率高、加工過程全自動化等特點。“我們現在主要生產的有航天部件、鞋模、輪胎模具等,生產出來的零部件精度更高,交付速度也很快。”


產學研融合是園區發展的核心引擎。園區內,南京師范大學寧淮智能高端裝備產業研究院依托省三維打印裝備與制造重點實驗室近十年技術積累,已形成基礎研究與工程應用并重的特色,涵蓋研發、調試、辦公等功能區域,助力研究院打造智能電氣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核心技術研發平臺,加速科技成果本地轉化。展廳內集中展示了研究院的代表性產品,除了有航天、船舶零部件,也有花盆、仿青銅器等裝飾擺件,更有U形枕、腰靠等日用品。“我腳上這雙鞋也是3D打印的,材質輕便、透氣。鞋底采用了減震結構,能減少腳部疲勞,穿著更加舒適。”江蘇省三維打印裝備與制造重點實驗室主任楊繼全說。“目前我們還在研究將傳感器、濾波器等融入3D打印,從而生產出新一代的智能3D打印產品。”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已累計招引簽約企業54家、投資規模約180億元。15個項目開工投產,開票收入和產值均實現較快增長。從規劃布局到項目落地,從科研突破到產業集聚,寧淮智能制造產業園正以寧淮協同為紐帶、以創新驅動為核心,書寫著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