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南京市江寧區“共享小院”推介會在谷里街道親見村薛家舉行。此次活動由江寧區農業農村局主辦,以“筑夢田園 院聚江寧”為主題,為創業意向主體、社區、銀行以及設計公司等搭建平臺,通過現場推介江寧“共享小院”產業資源,分享優秀建設案例,宣講建設政策,助推江寧鄉村振興建圈強鏈和高質量發展。

種子計劃:從“向往”到“扎根”的蛻變
日前,南京市啟動第二批“萊斯鄉村新村民種子計劃”,并同步推出第二批10個“萊斯鄉村共享小院+”特色村。
推介會現場,江寧區東山街道佘村社區、湯山街道孟墓社區、湖熟街道尚橋社區、橫溪街道石塘村、秣陵街道元山社區的負責人依次登臺,對外推介各自可盤活的“家底”,業態之豐富、選擇之多元,讓在場投資者眼前一亮。

在推介會的分享環節,佘村青年創業代表“野竹咖啡”主理人沈佳的故事打動了許多人。“這里既有歷史,又有故事,風景也特別贊。我們覺得就這兒了,特適合講一個‘回家’和‘煥然一新’的故事。”她笑著回憶,音樂事業中斷后,選擇到佘村開一家村咖,在老房子里加入現代和創意的東西,打造了一個讓大家能聚在一起,感覺又舒服又有格調的公共空間。“除了政府給予的創業支持,還協助我們與當地農戶建立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合作關系。此外,我們店被納入佘村官方旅游推薦線路,并通過公眾號、多家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引流效果顯著。”據悉,她的第二家店“野人音像店”也將開業。

政策護航:從制度建設到配套服務的保障
“在鄉村給您一個家、一個院落(花園)、一個菜園(果園)”。這是“共享小院”特色村項目的要求和定位。從概念變為現實,“共享小院”建設離不開政策的托舉。
2024年,南京首批6個“共享小院+”特色村公布,試點村名單包括江北新區盤城街道渡橋社區、浦口星甸街道九華村、高淳漆橋街道茅山村、溧水永陽街道秋湖村、江寧谷里街道親見村、江寧湯山街道龍尚村。通過統一規劃、政策扶持,6個村有效盤活閑置農房88棟(小院),引入咖啡館、民宿、研學基地等業態。
今年,南京市第二批“共享小院+”特色村數量增加,包括江寧東山街道佘村、江寧湖熟街道尚橋社區等10個村,共132棟共享小院。

共贏之路:從閑置小院到共享小院的振興
作為南京市首批“萊斯鄉村共享小院”示范點,親見村薛家的變化是“共享小院”發展的生動縮影。親見村依山傍水、地理環境優越。但三四年前,這里閑置農房一片。近年來,親見村黨總支書記李富園通過回收閑置廠房、重新打造村集體經濟、增加集體收入,借勢“萊斯鄉村共享小院+”等項目機遇,將村子里的休閑旅游項目做起來。
“小院有限,感興趣的房客較多,而小院建設關系到鄉村后續的發展,為此我們精心選‘人’選項目,引進了一批80后、90后新農人返鄉參與農文旅融合項目。”李富園表示,如今,村里的民宿、咖啡廳、餐廳、烘培店、心理空間、陶藝館、攝影工作室、木工坊、美術館、露營基地、自然教育農場等業態次第綻放,一批年輕主理人在此創新創業,各種新的文旅項目成為游客慕名前來的“網紅”打卡點。
目前,江寧區已建成市級以上美麗鄉村562個、省和美鄉村41個、傳統村落18個,為“共享小院”落地提供了舞臺。下一步,江寧區將繼續加強政策扶持、資金投入和人才培養,推動更多閑置農房變身“金窩窩”,讓鄉村不僅有“顏值”更有“產值”,加快農民增收致富,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通訊員 丁志新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趙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