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湖上,沿湖村旁,漁娘們輕搖船槳,動聽的漁家歌謠從水上傳來。這充滿詩意的畫面,是湖畔日復一日的尋常光景。9月26日,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采訪采風活動走進揚州,來到邗江區方巷鎮的沿湖村。
2024年,沿湖村接待游客量31萬人次,旅游收入3300萬元,漁民人均收入3.83萬元。先后榮獲“國家級最美漁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多項稱號。很難想象,十幾年前,這里還是漁網密布、外人路過都捂著鼻子走的“漁花子村”。
從湖里撈魚到岸上淘金,沿湖村的蛻變,藏著鄉村振興的密碼,也離不開一群年輕人的“敢闖敢干”。
2007年,沿湖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德寶帶領沿湖村啟動填塘整地工程。他率先讓出自家承包的兩個水塘,并動員親屬積極響應。之后,他挨家挨戶做工作,最終帶動全村參與,歷時六年,將600畝魚塘化作平地。2016至2020年間,沿湖村累計退出1.29萬畝水產養殖、257戶湖區捕撈。“2020年10月10日——最后一批89戶漁民上岸,這個日子我永遠記得。”劉德寶說,至此,沿湖村320戶漁民全部入住“新漁小區”,徹底告別了“以船為家”的歷史。
“上岸”的沿湖村漁民,沒有離開水,而是換了一種方式“靠水吃水”。沿湖村圍繞漁家文化習俗,舉辦了村晚、中秋祭祀賞月晚會、金秋品蟹節、豐收節、開捕節、殺圍節等特色漁家活動,把漁民世代相傳的生活場景,變成了游客能參與的特色活動。劉德寶介紹道:“沿湖村精心設計了三條主題鮮明的游玩線路:一是生態線路,我們有美麗的邵伯湖;二是文化線路,有我們獨特的漁家特色文化;另外美食就是我們漁家的36道特色船菜。”
為了能讓游客留下來、玩得好,沿湖村在“吃住”上做足了文章。36道漁家船菜是必嘗清單,手撕甲魚、清蒸邵伯湖大閘蟹、芡實銀耳羹……每一道都是地道的漁家風味。村里現有的8家特色民宿,避開了 “城市酒店式” 的規整,主打 “漁家民宿” 的獨特感,讓游客在湖景房中枕著水聲看星空,感受漁村的寧靜。現在的沿湖村,早已不是“靠水吃水”的傳統漁村,而是成了備受年輕人熱捧的“網紅打卡點”。
隨著沿湖村開始“退漁還湖”轉型發展,越來越多走出漁村的年輕人選擇返鄉。他們開起漁家民宿、主題餐廳和臨水咖啡店……當漁歌不再唱晚,文旅正煥新。這群懷揣夢想的返鄉青年,正用青春的巧思與熱情,讓古老的漁村煥發出全新活力,書寫著鄉村振興最動人的青春篇章。
面對未來,沿湖村有著更宏大的藍圖。劉德寶介紹,村里制定了3.1平方公里的拓展規劃,打算將該區域整合起來打造一個特色民宿集聚區,在一兩年之內再增加12戶特色民宿。
中秋月圓,國慶同慶,這個雙節長假,不如就來沿湖村!這座“國家級最美漁村”正備好了滿湖的鮮意與濃濃的漁情,想“漁”你共赴一場邵伯湖畔浪漫旅程。
記者 | 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 吳瑩瑩 謝自強 陳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