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湖生態治理工程迎來重大進展——常州市武進區太湖生態清淤三期項目正式進入出泥階段。該項目作為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通過科學清淤與系統性生態修復,顯著改善竺山湖區域的水生態環境,為太湖安瀾和生態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記者在工程一標段現場看到,一艘大型環保絞吸船正在湖面作業。該船每小時清淤量達390立方米,能夠高效、精準地吸除湖底沉積多年的污染底泥。據區水利綜合管理服務中心綜合科科長萬樂平介紹,本次清淤范圍覆蓋武進區太湖藍藻聚集及沉積區域、水華易發區域,清淤面積達7.27平方公里,總清淤土方量約151.3萬立方米,預計工期為15個月。“目前項目已正式出泥,計劃于年內完成主體清淤工作,后續將全面推進生態修復工程。”萬樂平說。
與傳統清淤方式相比,本次工程采用的環保絞吸船極大限度減少了底泥擾動和污染物擴散,有效防止二次污染。清出的淤泥通過全封閉管道輸送至雅浦港南岸固化場,經板框壓濾脫水處理后,全部外運至規劃棄土區進行安全處置,實現了淤泥“從出土到歸土”的全流程管控。

除了清淤工程,工程還突出生態修復和系統治理理念。計劃在兩處主要入湖河口建設流泥捕獲槽,攔截沿岸流入的懸浮泥沙。同時,計劃實施水生植被恢復工程,種植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葉植物,旨在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態系統。
根據太湖底泥污染物檢測數據顯示,本次生態清淤工程預計可削減總磷1373噸、總氮794噸、有機質1.8萬噸。清淤后,湖區底泥中有機質和營養鹽含量將顯著降低,從源頭上遏制“湖泛”發生幾率,緩解水體富營養化問題,為后續水生態自然恢復創造有利條件。

太湖生態清淤三期項目不僅是改善太湖水質的關鍵舉措,更是推動太湖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實踐。項目完工后,將有效提升竺山湖區域的水環境容量與自凈能力,為實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太湖水生態愿景奠定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