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85后”退役女兵,年紀輕輕,卻經歷非凡。從航母“掌舵手”,到鄉村“兵書記”,多年來,她身份在變,初心不改,向著星辰大海,乘風破浪。

從“海軍藍”到“鄉村綠”
1988年,徐玲出生在盱眙縣一戶普通家庭,別的女娃愛穿粉色連衣裙,她卻對綠軍裝情有獨鐘。2010年8月,徐玲作為海軍首批女水兵,初次登上“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同年12月,又被選為航母遼寧艦的第一批女艦員,成為遼寧艦首位女舵手,也成為我國人民海軍有史以來的第一位航母女操舵兵。
2021年,徐玲向組織上申請下村居,投身鄉村振興。“別折騰?!蓖聞袼芭诉^日子就圖個安穩,真要一頭扎進村里,非得掉層皮不可?!毙炝徼F了心:“怕啥,掉皮掉肉不掉淚。鄉村振興‘戰場’,一個村居就是一艘‘艦’,我能開航母,不信掌不好這個‘舵’?!?/p>

2022年1月,34歲的徐玲到任蘆溝社區黨總支書記。74歲的老支書王其昌起初滿腹疑慮:“當了幾年兵就來掌舵一個幾千人的社區,能行?”然而,徐玲接連辦成的幾件事,出乎他的意料。
社區與自來水廠有矛盾,“持久戰”打了3年,管道老化無人維修,多處漏水導致水壓過低,自來水成了“滴”來水。徐玲第一時間安排購置一臺加壓泵,同時帶著村“兩委”干部拜訪各級水務部門,僅3個多月就將新管道鋪設完成,加壓泵房的電費也從每月12000元降至每月3600元。
平房變樓房,居民種菜沒地方,草坪遭了殃。徐玲化堵為疏,撂荒地上建菜園,居民共享。
社區老人圖省事,一日三餐胡亂對付。徐玲自掏腰包辦“暖心食堂”,食堂東側建棋牌室、電影院。老人每人每頓飯只需花5元錢,飯前玩棋牌飯后看電影,愜意。
“何止這些。”王長涂老人說,“張家老太失明,徐書記帶頭幫他們家搞衛生。沈家那口子癱瘓,徐書記送去輪椅。端午節還給困難戶送鴨蛋呢,蛋不值錢暖人心。”

從“土特產”到“金飯碗”
搞經濟,徐玲同樣是好手。蘆溝交通便利、土地優渥,但很長時間以來,沒有主打產業,村民“守著金飯碗”受著窮。徐玲帶著社區干部主動學習,依托盱眙小龍蝦品牌,尋求與生態種植等專業技術公司合作,搞小龍蝦規?;B殖。
“生態種養啥玩意,搞這個能行?”萬事開頭難,項目開始,部分養殖戶堅決抵觸,聯合到社區堵門、路上堵車,不愿土地流轉。
群眾有顧慮,耐心做勸導。此后近兩個月,徐玲每天吃住在社區,白天洽談項目、夜晚入戶勸說,最終社區養殖戶均自愿簽訂了退出補償協議,開啟以“蝦稻共生”為代表的可持續新型種植模式,拓寬了農民“致富路”。
如今,在蘆溝社區“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內,共有1200畝“蝦稻共生”田。圍繞稻蝦共作產業發展,社區還開展“黃花塘蘆溝綠色可視5G智慧蝦谷”數字農業服務,土地使用率更高,農戶每畝可增收800元。

從“直播間”到“旗艦店”
壯村更惠民?!凹胰藗兿挛绾?,今天給大家推薦的產品是龍蝦香米,這款產品不僅口感好……”上午10點,蘆溝“富民直播間”熱鬧異常,社區書記徐玲變身“賣貨郎”,給網友熱情推薦村里特產。
直播帶貨對徐玲來說算是“趕鴨子上架”。上任的第一年,遭遇疫情,農副產品滯銷,農戶心急如焚?!柏涃u不出,損失可大了,這時候和票子比起來,臉面算啥?”徐玲性格內斂,卻主動“出擊”,邀來淮安網紅主播牛姐助力,打造“富民直播間”。
沒想到,此舉一炮而紅,2022年上半年“富民直播間”僅一場直播,觀看人數就達萬人,農產品銷售額高達100萬元。

蘆溝老鵝遠近知名,徐玲帶動社區“兩委”說干就干,對社區內養殖老鵝或經營老鵝餐館的散戶進行摸排,在上級部門支持下,投入120余萬元對原村老辦公樓進行改造、新建300平方米大廳,打造成規模及檔次一流的老鵝旗艦店,注冊了“蘆溝老鵝”區域公共品牌,確立“蘆溝社區”品牌標識。目前,蘆溝老鵝相關產業已帶動44名婦女群眾就業。
“開航母、當支書掌的都是‘舵’,又各有不同,只要吃得下苦、受得了屈、經得住磨,總能越來越順。”望著腳下的沃土,徐玲目光堅定,一如當初穿上軍裝、登上航母時的模樣。這一次,她的前方是鄉村振興的星辰大?!?/p>
通訊員 張鵬 曹語彤
記者 王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