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江蘇是許多改革部署、政策舉措的先行先試區?!笆奈濉币詠?,江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加大力度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進一步深化首創性、集成性探索,加快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更好地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

蘇州工業園區是江蘇對外開放高地,2019年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在這里掛牌,依托制度創新的平臺優勢,園區發展如虎添翼。

荔枝新聞中心記者郭奉銘說:“這是飛利浦醫療(蘇州)公司研發測試中心,現在工程師正在對ct產品進行測試,在這里誕生了多個新品,包括即將全球首發的一款超大孔徑醫療新品,可以讓更多類型的患者都能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如今像這樣實現‘全球首發’的創新產品正越來越多,背后藏著實實在在的改革紅利?!?/p>

對于像飛利浦醫療這樣的跨國企業,藥品早期研發涉及大量物料進口,但進口“未注冊”物品卻面臨一個“死循環”:那就是報關必須有《通關單》,可藥監部門無法為未注冊物品簽發通關單。產業的痛點就是改革的方向,2021年,江蘇自貿試驗區南京、蘇州、連云港三大片區聯動,在全國率先探索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改革。在政策支持下,蘇州工業園區推出國內首個“研易達”平臺,試點白名單制度?!鞍酌麊巍逼髽I可以在進口未注冊研發用藥品、試劑、化學原料時,免提交通關單?!八姥h”被解鎖,通關時間直接縮短了50%以上。

飛利浦醫療(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燕說:“以前的程序是比較復雜的,也會協同到不同的部門,通常要用大半年到一年,甚至一年以上時間,才能夠完成進口手續。有了‘研易達’之后,進口手續變得非常順暢。”

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綜合協調局改革創新處處長傅海峰說:“‘十四五’期間,我們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截至目前,我們已經累計形成在全國、全省首創及領先的制度創新成果240項,其中14項在全國復制推廣?!?/p>

五年來,面對國際環境嚴峻復雜的挑戰,江蘇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以制度創新突破開放瓶頸,以擴大高水平開放促改革發展,從“要素集聚”向“開放樞紐”加速躍升,在產業、物流、平臺等關鍵環節上構建起開放新優勢。不久前,中國-中亞貿易暢通合作平臺在江蘇掛牌運營,從江蘇中亞中心升級為中國對接中亞的國家級合作平臺,成為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樞紐”。

哈薩克斯坦貿易政策發展中心駐南京辦事處負責人阿斯卡爾·達伊羅夫說:“這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平臺,它不僅對哈薩克斯坦有著貿易促進的作用,更是帶動了中國和整個中亞的巨大貿易往來?!?/p>

蘇豪亞歐互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顧南燕說:“與哈薩克斯坦等中亞五國進行了農產品、礦產品、二手車的進出口貿易,目前在手訂單有數億美元。同時我們與哈薩克斯坦國有糧食集團也簽署了飼用大麥的進口協議,幫助中亞地區民眾提高發展能力,增加收入,改善民生。”
“江蘇要先行先試、內外兼修,通過深化改革開放不斷除障礙、增動能”,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江蘇堅決扛起“挑大梁”使命,向改革重點攻堅要動力、求突破,以深化改革開放應變局、開新局。
這五年,江蘇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主動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組織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專項行動,深化公用事業和公共服務價格改革,在全國率先取消省內101座船閘收費、免收高速公路車輛救援服務費等,一系列惠企利民改革廣受好評。
這五年,江蘇統籌抓好供需兩側協同發力,堅定不移服務做強國內大循環:以“兩重”建設、大規模設備更新為抓手,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多措并舉擴大消費,孕育出“蘇超”等文體旅深度融合新載體,撬動消費數百億元。

這五年,江蘇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有效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連續五年位列“營商環境最佳口碑省份”,15個“高效辦成一件事”案例入選全國典型經驗做法。
這五年,江蘇不斷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超過400家世界500強企業加碼投資,實際使用外資規模連續7年位居全國首位;中歐班列數量五年翻了近一番,構建起覆蓋歐洲、中亞、東南亞等地區的國際物流網絡。

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孔祥偉說:“通過探索開展車船直取、直裝直提等物流新模式,過境貨物‘集改散’運輸時間壓縮60%,鐵路進出境快速通關時間壓縮50%。持續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p>

物流企業負責人朱立波說:“我們公司每年貨物吞吐量1000萬噸左右,隨著船舶過閘費的取消,直接減少了近2000萬元的物流成本,發揮出海河聯運新優勢。”

樂吱吱網絡科技(宿遷)有限公司運營主管王志宏說:“過去五年,我們鎮上的信息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物流業越來越發達,為農村電商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p>

理想汽車常州基地制造運營負責人衛延說:“政府始終與我們站在一起,從研發創新到生產制造,都給予了有力的政策保障,這為我們的生產提供了高效協同的產業生態。”

江蘇改革開放釋放出的強勁活力,不斷夯實全省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彰顯出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十四五”以來,全省“萬億俱樂部”城市升至5個,13個設區市全部躋身全國百強。今年上半年,江蘇經濟增量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的同比增長,高于全國0.4個百分點,切實肩負起在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擔當。
記者丨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
郭奉銘 羅聰懿 何斐
供片臺丨常州臺 連云港臺 宿遷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