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持續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依靠科技鍛造競爭力,加快融入國際國內產業鏈,在“雙循環”中拓展發展新空間,前三季度,全省規上中小工業企業運行呈現健康平穩發展態勢,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數量全國第一。
【新增800家 江蘇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全國第一】
近日,工信部公布第七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江蘇808家企業入圍,入圍總數約占全國總數的23%,新增入圍企業數量再創新高,連續三年全國第一。截止目前,全省累計爭創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突破3000家,總數也位居全國第一。
作為中小企業大省,江蘇堅持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道路,聚焦“1650”產業體系建設,深入實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出臺進一步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進一步加大省制造強省專項資金支持力度,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成為轉型升級的表率。

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江蘇藍天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生產車間,一束束纖維經過精心工藝,變為用于工業煙氣除塵的濾袋,每一種濾袋都具備獨特特性,如耐高溫、耐化學腐蝕等,且自帶“身份”信息,生產和應用企業可以通過“身份”信息,追溯生產過程,這得益于藍天在向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構建的“智維工業互聯網平臺”,該平臺實時監測和預警生產狀況。憑借數字化升級,藍天的濾袋產品合格率高達95%。

江蘇藍天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車間負責人錢曉鵬說:“‘智維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上線,使得公司從單純的生產加工向環保裝備的設計和運維領域拓展,應該說數字化升級使我們跟上了制造業發展的潮流,真正成為行業‘小巨人’企業。”
【融入“雙循環” 開拓增長新空間】
包括藍天環保在內,江蘇3000多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七成以上專注細分領域長達七年以上,三成以上企業主導產品在全國細分市場占有率排名前三。面對復雜嚴峻的貿易形勢,江蘇中小企業積極應變。

鹽城麥寶衛浴有限公司總經理賴永生說:“一方面我們積極參加國際的展會,注冊國際的商標,開展了跨境的電商,穩住了外貿的市場。同時,我們也開辟了國內的新賽道,建立了國內銷售網絡,力爭未來幾年國內的銷售能占企業的半壁江山,在國際國內雙循環中實現穩步發展。”

1-9月,全省規上中小工業實現營業收入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64.6%,同比增長3.9%,增速高于全省規上工業1.5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55.3%,同比增長9.4%。截至9月底,全省規上中小工業企業數為70059個,比上年底增加2392個,占全省規上工業總數98.6%,顯示出發展信心的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