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江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3.4%,高于全國10.2個百分點。大規模的智能化改造、數字化升級是利潤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1-9月 ,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16.1億元,同比增長13.4%,較同期工業增速高6.6個百分點,顯示了江蘇工業繼續從量的積累向質的提高轉變,高質量發展態勢明顯。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數字經濟產品制造業利潤快速增長,兩者合并對全省工業利潤增長貢獻率超過57%。鋼鐵、船舶、電子、電氣機械、電力熱力等行業利潤增幅在10%左右,合計拉動全省工業利潤增長超10個百分點。作為紡織服裝大省,今年江蘇紡織業利潤處于較好的回升態勢,雖然生產規模、營業收入并未擴張,但通過數字化改造,降本增效的策略,實現了企業效益明顯增強,顯示出強勁的韌性。

在無錫一棉特高支紗線智能生產車間,最細的紗線粗細程度僅如人類頭發的三分之一,肉眼難以看清,自然給傳統的人工“接頭”方式帶來挑戰。今年企業以目前全球支數最高的300支紗為挑戰,進一步深化“智改數轉網聯”,記者在現場看到,機器人能輕松捕捉到肉眼難以察覺的紗線斷頭,其柜型機身頂部裝有視覺系統,而下方的兩只機械臂則協同作業,一臂負責捻絲接線,另一臂則牽紗繞轉,使得紗錠斷點處迅速恢復至正常狀態,環錠細紗機自動接頭機器人成功接頭率高達95%。數字化使得這家百年國企在今年復雜的經濟環境下保持了營收利潤穩定增長。

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糜娜說:“我們持續加大智能化的投入,在引進先進的設備直聯技術、機器人技術的基礎上,引進‘5G+AI’技術,建立智能監控中心,實現對智能工廠生產經營活動的集中指揮調度,通過數字化升級,整體產量提升19%、效率提高15%,繼續保持國內紡織企業的標桿地位。”

據了解,今年江蘇省啟動新一輪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聯化聯接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提升數字技術在工廠建設、研發設計、生產作業、經營管理和耗能等關鍵環節普及應用,推動人工智能加速賦能、生產要素廣泛聯接,推動江蘇先進制造業體系邁上新臺階。中國信通院報告顯示:江蘇智能工廠的人均銷售額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2倍,單位產品成本只有全國的九分之一,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明顯優于全國及其他工業大省水平。江蘇工業利潤持續十幾個月走強,利潤增幅高于全國10個百分點以上,智能制造功不可沒。
記者丨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
俞海 周雷 王鵬 郝朦
編輯丨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
胡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