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江蘇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宿遷。由中央及省級主流媒體組成的采訪團深入田間地頭、項目現場,實地感受這座蘇北城市在城鄉融合進程中的強勁脈搏。記者隨團走訪,一幅以綠色為底色、以創新為線條、以市場為圖景的發展畫卷徐徐展開。
機制創新——
“綠票”交易,激活生態資產
近年來,泗洪縣緊抓各類試點機遇,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路徑,創新推出“土地+森林”資源資產組合出讓機制(“綠票”機制),科學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促進森林資源權益與生態紅利全民共享。
資料圖
作為“綠票”項目的重要供給基地,泗洪縣馬浪湖林場以89.3%的林木覆蓋率和1.8萬立方米的活木蓄積量,成為綠色發展的生動注腳。
“‘綠票’是泗洪限量發行的一種生態價值憑證,用于平衡建設行為對生態空間造成的價值損失?!便艉榭h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尹兆楠站在成片楊樹林前介紹,在符合條件的國有建設用地出讓中,競得人需通過生態產品交易平臺購買“綠票”,以完成生態空間的占補平衡。
江蘇云翼旅游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在獲取156畝住宅用地后,因原地塊屬農田生態系統,自愿購買了21.9萬枚“綠票”,投入21.9萬元,由此享有馬浪湖林場10.9畝楊樹未來15年的收益權。
“我們看好項目前景,也愿意為泗洪的綠色發展貢獻力量?!痹擁椖控撠熑巳~海龍表示,“綠票”收益兼具生態與社會價值。
尹兆楠介紹,“綠票”價值根據生態產品損失量和用途調節系數綜合核定,既保障生態平衡,也為購買方帶來可持續收益。目前,泗洪已設立涵蓋經濟林木、生態蟹、生態米等項目的“綠票”生態產品項目庫,完成7筆交易,總計143.63萬枚。
花木轉型——
從產品到場景,再到服務集成
在沭陽縣扎下鎮藝森園盆景基地,一場場“矩陣直播”正在上演。一件產品由多位主播在多個平臺同步推廣,創下4小時銷售額破200萬元的記錄。
資料圖
“一部手機就能直播,這是我們行業的優勢。”江蘇新藝園林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胡道中介紹,該模式帶動基地年銷售額7000余萬元,吸引數千名周邊主播參與,最高日收入超過10萬元,“美麗經濟”真正成為富民產業。
沭陽縣新河鎮周圈村的“九玖小院”,產業升級走向更深層次——這里不再單純銷售花木,而是將產品組合為完整庭院場景,整體打包出售。
步入“九玖小院”,月季、柿子樹、小橋流水等元素被巧妙整合成30平方米至60平方米的樣板空間,起售價從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斑^去賣花木,現在賣設計、賣服務。”新河鎮黨委書記張超介紹,建成以來,“九玖小院”日均接待游客數百人,設計訂單量增長3倍,近期已簽約26家庭院設計項目。
作為沭陽盆景發源地,周圈村依托百年古栗林等生態資源,推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一方面壯大電商產業,年銷售額超億元的企業已有15家;另一方面發展旅游業,初步形成“一林一水一泉一園一廊”的文旅格局,年產值約3億元。
從云端直播到場景銷售,沭陽花木產業實現了從“賣產品”到“賣場景”再到“賣服務”的三級跨越。
蝴蝶蘭經濟——
一朵花“鏈”動共富之路
除了沭陽盆景,宿城區王官集鎮的蝴蝶蘭也在全國享有盛名。
這里有著全國最大的蝴蝶蘭單體組培中心——蝴蝶蘭大世界,是集品種研發、種苗繁育、栽培種植、展示展銷于一體的現代化蘭花綜合生產基地。該基地年生產各類組培苗6000萬株,占據長江以北地區70%的市場份額,成為推動區域農業轉型升級的標桿。
資料圖
科技是驅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的關鍵引擎,為傳統農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據宿遷國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國峰介紹,公司采用了國內領先的潮汐苗床系統,實現全自動節水節肥,精準調控水肥供給。同時,依托5G物聯網技術,公司可遠程操控內外遮陽、通風采光與恒溫系統,不僅顯著降低了管理成本,更大幅提升了花卉品質與種植效率。
目前,王官集鎮的蝴蝶蘭產業已構建起從品種研發、種苗培育,到多規格種植、成品花展示,再到線上線下同步直播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每年產出各類種植苗2300余萬株,年產值達3.2億元,帶動就業650余人,并為村集體增收超過150萬元。
在產業振興的帶動下,蝴蝶蘭大世界的周邊地區也迎來協同發展的新機遇。牛劉圩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威積極推動“村村聯合、村企聯建”模式,成功打造出“熠品紅”蝴蝶蘭品牌,并逐步延伸出“熠米匠”大米、“熠口酥”秋月梨等一系列特色農產品品牌,形成區域聯動發展的良好局面。截至今年9月底,僅幫扶采購一項,牛劉圩村就實現大米銷售7.805萬斤、秋月梨銷售4500斤、蝴蝶蘭銷售564盆,為村集體創收32.98萬元。
從泗洪的創新“綠票”激活“沉睡生態”,到沭陽的花木產業借直播與設計振翅高飛,再到宿城的蝴蝶蘭憑借科技鏈條破壁出圈……宿遷的城鄉融合發展畫卷,正以機制創新為筆、以科技賦能為墨、以產業融合為卷,酣暢淋漓地揮毫書寫,為“活力中國”貢獻了更多可借鑒的宿遷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