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群年輕的身影穿梭在工廠車間、田間地頭、街道社區,用腳步丈量這座城市的溫度,用汗水澆灌青春的夢想,這正是淮安與人才“雙向奔赴”的生動寫照。今年暑期,百余名碩博學子在江蘇淮安完成了一場深度體驗。離淮前夜,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趙偉光在日記里動情地寫道:“淮安的夏天,有城市的溫度,有產業的熱度,更有對年輕人的態度。這里的故事,我們未完待續……”
這樣發自肺腑的感觸,正是淮安聚力打造人才發展福地、產才融合高地的生動印證。從暑期實習實踐到就業創業安家,淮安用一場場“雙向奔赴”,讓青春夢想與城市發展共振共鳴。

播種夢想,暑期實習鋪就青年成長“快車道”
2018年6月,團市委發出淮安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的第一個“召集令”。轉眼到了2025年6月,“崗位征集”的公告甫一發布,1300個涵蓋市直和縣區機關、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國有企業以及大型民營企業的優質崗位便迅速集結完畢。截至今年6月底,來自4個國家、400余所高校的2000余名淮安大學生向心儀的崗位表達了向往之情。
從2018年的177個工作崗位,到2025年的1300個工作崗位。這背后,是淮安持續深化與金融機構、重點企業聯動的成果。崗位不再是簡單的“體驗”,而是力求精準匹配學子的專業與城市需求,讓每一次暑期實習都成為“真刀真槍”的實戰歷練。
令人欣喜的變化,發生在學子們身上。實習日記里,不是流水賬,而是對城市發展、產業變革的觀察與思考。主題作品征集中,一幅幅攝影作品、一篇篇調研報告、一個個創意設計,展現的是他們眼中獨特的淮安魅力——2022年,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學生呂帥以“vlog”視頻形式,記錄他在淮安新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實習的經歷與感觸;2023年,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生周若雅通過手中的畫筆,為淮安繪制了9幅各具特色的海報……通過暑期實習活動,淮安大學生們從被動的“體驗者”,變成了主動的“觀察者”和熱情的“代言人”。
淮安大學生暑期實習的結束,并非雙方關系的終點,而是長期聯結的開始。這段經歷像一條無形的紐帶,將持續牽引著青年們關注淮安、心系淮安。

引鳳扎根,深度感知打通就業“最后一公里”
產業為基,共筑成長平臺。近年來,淮安堅定不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圍繞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集聚區,重點打造“7+3”先進制造業集群和“353”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形成綠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型裝備制造產業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催生了大量薪酬待遇優渥、發展前景良好的崗位需求。
如何讓大學生愿意選擇淮安、扎根淮安?淮安的答案是:深度感知。7月31日至8月3日,2025年“引才工作站”高校淮安行暨百名碩博暑期總理故鄉社會實踐活動舉行。學子們深入淮安多家重點企業,切身感受到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強勁發展動能:探訪鵬鼎控股淮安園區,解碼“全球PCB產業龍頭”的發展密碼;深入江蘇共創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觸摸行業“隱形冠軍”的發展脈搏;走進中天鋼鐵集團(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蘇康乃馨紡織集團、江蘇百斯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感受從“制造”到“智造”的躍升。
同時,淮安市人才中心積極對接在淮大中專院校,深化全市重點企業與高校院所交流合作,推進雙方進一步協同發展。通過加強實習實訓,有效提升在淮大中專院校學子留淮意愿。市、縣兩級人社部門精準實施“雙進”行動,組織在淮學子走進重特大項目現場觀摩,讓他們親身感受淮安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從而更加看好淮安、扎根淮安、服務淮安;設計企業人才需求表,與在淮重點企業對接溝通,充分了解企業用人需求,并組織企業HR走進校園開展招聘宣講,邀請職業規劃講師走進校園開展職業規劃講座,切實加強在淮大中專院校學生就業指導,不斷提升學生生涯規劃能力;持續向在淮大中專院校學子宣講留淮就業創業人才政策,營造“知淮、愛淮”的濃厚氛圍,有效促進在淮學子留淮就業創業。
截至目前,淮安已組織在淮大中專院校學生4100人開展本地產業實踐活動。活動期間,根據專業與產業分類,精準安排師生觀摩重特大項目及重點企業共11場。同時,組織重特大項目企業負責人、職業經理人等走進各院校對口院系,開展招聘宣講、產業發展與職業規劃講座、人才政策推介等活動13場,實現校企資源的精準對接。

留鳳騰飛,全周期政策體系構筑人才“強磁場”
人才是一個地區最富價值、最具潛力、最可持續的戰略資源。淮安掌握“留”量密碼,讓人才在淮河之濱久久扎根。
近年來,淮安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聚焦產才融合發展,堅持以產聚才、以才興產,加快推動人才引育留用與地區產業提質增效深度融合,推動產才“雙向奔赴”。圍繞企業創新與人才發展需求,淮安創新建立“專員、專訪、專辦”人才服務機制,遴選千余名高素質人才服務專員深入企業開展系統摸排,建立人才動態需求清單。依托科技鎮長團人才資源優勢,建立“一產一團”對接機制,聘請140名科技鎮長團成員擔任企業技術顧問,助力企業對接科創人才。緊扣產業發展需求評價使用人才,樹立“誰用人、誰評價,誰需要、誰舉薦”導向,探索優化產業人才舉薦制度,通過制定舉薦企業評價標準、賦予企業人才舉薦權、提供高水平定制化人才服務等,增強企業育才用才動能、激發產業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加大對企業服務力度,“一企一策”提供人才招引、廠房選址、證照辦理等“一攬子”服務,以實際行動彰顯淮安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務環境最優、辦事效率最高”的“四最”營商環境的堅定決心。
“你盡管來,其他的交給淮安。”在2025年“引才工作站”高校淮安行暨百名碩博暑期總理故鄉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上,江蘇源瓷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夢瑋的話,生動地感召著學子們來淮就業創業。畢業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的劉夢瑋于2023年回鄉創業,他表示,淮安對人才項目的政策扶持是吸引他回鄉創業的最大的動力。在2023淮安創新創業大賽中,他榮獲三等獎,并獲得了“真金白銀”的支持。這筆獎金成為公司創業的天使輪資金,為一切想法和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淮安是一個創業的好地方,我希望更多人才扎根淮安、努力創業、實現夢想。”劉夢瑋說。
從暑期實踐播種夢想,到畢業季精準引鳳扎根,再到全周期政策護航成長,淮安以青春之名書寫人才與城市的“雙向奔赴”。當學子腳步深入城市肌理,當產業脈動融入青年血液,這座千年古城正以蓬勃之勢,成為萬千青春夢想的“新起點”與“奮斗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