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商云集黃浦江畔,“四葉草”再度綻放中國開放的魅力。
聚光燈下,外企展臺,在一場又一場的發布會、高管對話中,江蘇不停的被“艾特”,有自參加首屆進博會后,與江蘇始一牽手,便不斷加碼投資江蘇的新朋友;有從最初僅零部件生產在江蘇,到把研發中心、全球新品整機生產全部放在江蘇的好伙伴;更有一進入中國,就扎根江蘇超過二十年,持續在這里踐行本土化戰略的老伙計……經過八年的積累、蓄勢,進博紅利迸發,外資企業們正用充滿驚嘆的語氣,講述著在江蘇的產品質量和效率,表達著堅定“加倉”江蘇的發展愿景。
八年蓄勢,從“牽手”到“扎根”
“這個新材料就是我們張家港工廠生產的?!痹诿绹虐罟菊古_,工作人員指著一臺完整搭載杜邦汽車粘接解決方案的白色車身介紹。

杜邦在張家港的投資正是起始于首屆進博會。杜邦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亞太區總裁張毅回憶,2018年首屆進博會上,杜邦與張家港市政府簽訂投資協議,擬打造汽車膠粘劑一體化生產基地,助力應對輕量化和快速增長的汽車電氣化發展趨勢。這是杜邦重新布局江蘇的開始,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八年時間杜邦與張家港便從“牽手”走到“扎根”。2021年第四屆進博會后,杜邦在張家港的一體化生產基地破土動工,至2023年該基地正式開業。2024年第七屆進博會上,杜邦又與張家港市政府達成新合作,擬將高性能特種潤滑劑項目帶到張家港,記者獲悉該項目也將于本月正式開建。
“進博會促成我們與中國伙伴達成數十項重要合作與戰略簽約。在江蘇的投資進一步夯實了杜邦在創新、生產和運營方面的能力?!睆堃阏f。
進博會上全新面貌的“相遇”,是外企與江蘇新的起點,他們共同奔赴時代潮水涌動的方向。
一走進德國清潔設備企業卡赫的展臺,卡赫中國產品總監蔣珠剛就大笑著迎來“我們和江蘇的故事太多了!”“這個,這個,還有這個,都是在江蘇工廠生產的,江蘇是我們最重要、最大力投資的地方。”蔣剛珠拿起兩款外形相似的手持清潔設備向記者展示,“這是去年進博會上我們帶來的,這個則是今年的升級版。”去年這款設備在進博會上首次亮相后,即獲得了不錯的訂單,對于卡赫而言,真真切切感受到通過進博會,越來越多來自各行業的客商了解到卡赫的產品和在中國的布局。

在參加了首屆進博會后,卡赫就計劃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很快投入1億元在蘇州打造全球研發中心,2023年該中心正式投入運營,聚焦電池和機器人兩大創新領域,目前其已經成為卡赫為全球市場打造智能清潔解決方案的核心研發之地。
在江蘇,阿斯利康正從“投資方”深化為與這片土地共成長的“合伙人”。本次進博會上,其宣布擴建青島基地,該基地將與江蘇現有基地形成功能互補至此,阿斯利康在華三大主要生產供應基地(無錫、泰州、青島)布局正式成型。
創新樣本,從“制造”到“智造”
今年9月,全球光學與光電行業領跑企業蔡司的三款高端顯微鏡產品首產在蘇州工廠下線。在第八屆進博會蔡司的展臺上,記者也了解到一款蘇州產的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據了解,該款產品搭載創新光場技術,可為生命科學與材料研究提供最前沿的解決方案。
“以前我們蘇州工廠,只生產入門級顯微鏡,但是現在它已經成為了蔡司全球布局最重要的制造基地和樞紐。我們現在多款高端智能機型都實現了在蘇州整機生產,然后銷往全球?!辈趟撅@微鏡市場部高級經理張晨介紹。
過去八年,蔡司從未缺席進博會。在蔡司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費銘遠看來,進博會已成為全球新品首發、技術首秀和共享中國機遇的重要平臺。進博紅利是加大中國投資的底氣,而江蘇從“制造”到“智造”的能力,是蔡司能夠滿足全球市場需求的關鍵。
百年外企的高端產品在江蘇直接生產,然后銷往世界各地,蔡司并非個例。施耐德電氣展臺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產品研發后,直接到工廠生產,不需要像以前一樣還要拿到總部去驗證?!斑@是對中國,對江蘇制造能力、智造水平最大的認可。”
目前施耐德電氣無錫工廠,是施耐德電氣在中國重要的電子能力制造中心,專注于為能源管理和工業自動化業務生產關鍵產品。進博紅利、疊加江蘇效率,施耐德電氣無錫工廠于2022年實現了范圍1和范圍2的凈零排放,比原定2030年的目標提前了八年,目前其是工信部認證的國家級“智能制造標桿”和“綠色工廠”。

全球農業食品巨頭嘉吉公司介紹,落戶南京的能力發展中心歷經十年發展,已成長為支撐北亞區業務的運營中樞。在“進博時間”進入到第八個年頭之際,外企在江蘇把根扎得更牢,是進博紅利最直接的轉化,這既是江蘇優越營商環境、科創能力的有力印證,更是“中國機遇”在江蘇的生動樣本。
本土戰略,從“協同”到“生態”
西門子是江蘇的老朋友。近年來,西門子在江蘇的投入不但沒有慢下來,反而在廣度、速度和強度上持續加碼。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肖松在發言中提到與江蘇合作的“新課題”:場景開放、人才培養、生態共創。這也是今年進博會上,許多外企在和記者交流時提到的話題,其在更深層次上探討的是外企如何更好地實踐本土化戰略。
在霍尼韋爾展臺,工作人員展示了智能工業板塊的系列產品,包括標簽打印機、移動式數據終端等在內的自動識別與數據采集類產品,主要用于工業制造、物流、倉儲、醫療、電商、零售商等領域。對于霍尼韋爾而言,江蘇制造業覆蓋全部31個大類,產業門類齊全、鏈條完整,這是最佳的實踐場景,有利于其更貼近產業生態,持續創新做強智能工業板塊。
GE航空航天進入中國市場45年,今年在進博會上首次展出了C919飛機的動力“心臟”剖面模型,盡管尺寸為真機的50%,但是依然讓觀展者十分震撼。據了解,GE航空航天一直以本土化戰略為引領,2007年在蘇州成立了新零部件工廠。2024至2025年,已連續向該廠累計增投850萬美元,用于購置全新機器和檢測設備,并對工廠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提高對民用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的生產制造能力。“這些無不展現了我們深耕中國市場,與中國民航業共成長的信心與決心?!盙E航空航天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向偉明表示。

今年進博會上,肖特應用于汽車電子安全防護的玻璃密封技術再次收獲行業關注。為了強化本地供應鏈并支持中國汽車行業創新,肖特電子封裝事業部于今年6月在蘇州正式開啟新產線,這將成為肖特最重要的汽車安全密封產品生產基地之一,毗鄰肖特中國研發中心形成創新產業集群效應。“新產線重點生產用于安全氣囊及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密封部件。希望以肖特新產線和展示中心的建成為契機,拓展肖特和各方面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開拓共贏?!毙ぬ仉娮臃庋b事業部中國區高級銷售經理林禛仕說。

曾經外企在中國投資的邏輯是“協同”其全球業務布局,今天外企在中國更希望真正融入“生態”、共建“生態”。以進博會為“催化劑”和“連接器”,加速在中國,尤其是在江蘇的戰略布局,他們正從最初的“生產-銷售”,進階為深度合作的“生態-伙伴”,并最終升級為扎根江蘇、輻射全球的“合伙人”與“創新源”。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胡春春 王夢然 顏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