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之畔,賓朋滿座。連續五年在無錫舉辦的中國國際智能傳播論壇已成為促進高水平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智能傳播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
在今年的國際智能傳播論壇上,專家學者、媒體、企業家和海內外青年代表齊聚一堂,深入探索城市形象國際傳播、AI數字人、AI電影等前沿議題,共探技術革新路徑、共商國際傳播良方,為深化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貢獻智慧力量,攜手共赴智能傳播賦能全球發展的新征程。

AI“闖入”片場,電影產業迎來“智變時刻”
11月8日,作為中國國際智能傳播論壇分論壇的“光影未來·智創視界”電影(無錫)論壇在無錫舉行。論壇聚焦“重塑未來光影藝術:AIGC在電影行業的應用”,匯聚國內外影視行業領軍人物、AI技術專家、學術及產業界代表,共同探討AIGC技術與影視產業深度融合的新路徑、新機遇。
在這場關乎未來的對話中,無錫擁有十足發展底氣。從影視片場到產業高地,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已建成國內首個“5G智慧虛擬攝影聯合實驗室”和中國最大的“LED巨幕拍攝屏”。15座專業影棚能夠滿足從水下特效到超大場景的各類拍攝需求,吸引了墨境天合、倍視文化等一批龍頭企業扎根落戶。目前園區已集聚影視及衍生產業企業超800家,累計參與《流浪地球2》《哪吒2》等千余部影視作品制作,成為匯聚長三角數字影視產業能量的“強磁場”。
“與初次來訪相比,此次我對無錫在人工智能產業,尤其是AI與影視融合方面取得的發展成果,有了更深入的感受?!睔W洲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馬可·蘭迪表示,中國的AI新興力量,正以其驚人的創造力與執行力,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創新生力軍?!拔覀兎浅OM甒AIFF世界人工智能電影節’中國站能快速完成落地,搭建一個匯聚中外智慧的平臺?!?/p>
論壇現場,一系列AI影視工作流模型輪番亮相。“在追求極致效率的同時,我們也在關注如何讓AI真正成為創作者的得力助手?!睌底滞鯂曅Э偙O符云飛介紹,他此次帶來了人工智能驅動的影像創作解決方案“漢堡”和一站式影像創作平臺“AI DOMAIN”,兩者可協助創作者攻克運用人工智能工具時面臨的難點。中天新辰、藍彩科技、壹貳叁云圖科技、趣丸千音等企業先后發布“辰星”“影譜”“123幻音”等人工智能影視創作工具,覆蓋視覺生成、語音合成、字幕制作、文藝創作等多個方向,展現AI技術在影視制作全流程中的廣闊應用前景。
多項合作在錫落地生根。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與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簽署“江南電影科技創新中心項目”合作意向書,將協力推動虛擬拍攝、數字制作、智能后期等關鍵技術的突破與應用;無錫數字電影產業有限公司與廣州中海達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就“科技拍攝影棚提升改造項目”簽署合作協議;北京市一二三視野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攜手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共同打造“電影產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AI‘闖入’片場,電影產業迎來‘智變時刻’?!敝黝}演講環節,專家學者圍繞AI重構影視行業新生態、AI影視技術發展趨勢等發表精彩觀點。論壇尾聲還設置了首屆“WAIFF世界人工智能電影節”優秀電影賞析活動,讓與會者沉浸式感受AI為影視創作帶來的無限潛能。

AI技術賦能,為城市形象傳播插上“數智翅膀”
11月8日,作為中國國際智能傳播論壇的分論壇,“AI賦能·智聯世界”城市形象國際傳播(無錫)論壇在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舉辦,專家學者和宣傳文化領域人才聚焦“AI賦能城市傳播”展開熱烈探討,助力“無錫故事”“中國故事”在全球舞臺上傳播得更廣更遠。
如何用好AI技術持續賦能國際傳播?“今天的無錫,正是‘AI賦能城市發展’的生動樣本。”中國日報社副總編輯劉偉玲對無錫印象頗深。她說,無錫不僅在智能產業領域深耕細作,形成了從技術研發到產業應用的完整生態,更將AI與城市形象傳播深度融合——無論是用數字化手段傳播太湖文化、活化非遺技藝,還是通過智能平臺搭建國際交流橋梁,無錫都在用“智慧”書寫城市發展的新答卷,也為全國城市國際傳播提供了寶貴的“無錫經驗”。
這份深耕人文、銳意創新的無錫探索仍孜孜不倦?,F場,“文脈·無錫”系列城市文化名片微紀錄片第二季新鮮發布,生動呈現吳地江南文明,詩意講述無錫故事。無錫2025—2026年國際傳播重點項目規劃發布,無錫國際傳播聯盟、IPWUXI城市形象傳播平臺、“記錄無錫”城市紀錄片拍攝工程、“無錫音樂之都”中國民樂推廣計劃4個重點項目將不斷提升國際傳播能力,助力全球視野下的“太湖明珠”綻放新光彩。全新改版升級上線的“魅力無錫”英文網,將成為無錫展示對外形象的新窗口,持續提升城市的國際活躍度與影響力。中國日報網和“魅力無錫”海媒賬號共同發起“我的機器人伙伴”海媒話題聯動活動,今后將以此為契機,架起文明互鑒“連心橋”,傳播“中國智造”好聲音。
談起無錫的傳播優勢,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周敏直言“亮點十足”,新晉“世界音樂之都”的稱號,讓無錫的文化名片多了一抹靈動色彩,二胡產業的深厚積淀為城市傳播注入了獨特韻味,拿到“世界音樂之都”稱號只是第一步,要破解“小眾認知”難題,接下來需朝著“讓人贊賞、惹人喜愛、令人敬仰”的方向升級。她也透過專業視角提出,無錫的國際傳播仍有不小的潛力空間。對于未來的傳播升級方向,她給出了關鍵思路:跳出同質化競爭,找準專屬“城市人設”。
智能傳播技術為城市形象的傳播和推廣插上“數智翅膀”,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帶來了全新課題。主題演講環節,全球微笑城市專家委資深委員秦剛、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兼“一帶一路”新聞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許紅海等嘉賓,圍繞“AI驅動內容創新與國際傳播”主題分享真知灼見。圓桌論壇環節,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宋建武、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院長趙瑜等專家學者作交流討論。

“數字人”浪潮奔涌,激活產業創新“新藍?!?/strong>
奔涌的“數字人”浪潮,邂逅太湖明珠,激蕩起產業創新滾滾春潮。11月7日,作為中國國際智能傳播論壇分論壇的“數智全鏈·錫望未來”AI數字人論壇在錫舉行。專家學者圍繞“構建數字人產業創新生態”主題共話發展、碰撞智慧火花,多項重磅項目簽約落地,為構建區域數字人產業創新生態按下“加速鍵”。
一組亮眼數據彰顯數字人產業的發展潛力:2024年,中國AI數字人市場規模達41.2億元,同比增長85.3%,到2029年有望突破250億元。
如何讓AI數字人產業持續為數字經濟加碼賦能?央視網率先作出示范。從打造國內主流媒體首個一體化超寫實3D數字人服務平臺和數字主播“小C”,到數字人工廠落地無錫、順勢推出數字人“歡曦”,央視網以技術賦形、文化賦魂、生態賦能,將AI數字人從單一的技術應用,鍛造成覆蓋技術研發、內容生成、產業應用的全生態鏈條。
活動現場,央視網科普頻道上線,旨在整合總臺及全網優質資源,打造“有深度、有溫度、有態度”的科普內容?!霸曋悄堋臻g網絡IA視覺處理平臺(MetaV)”重磅發布,憑借單核每秒處理15萬幀、60秒內完成1萬小時視頻鏡頭分割、52種語言精準互譯的“硬核實力”,為海量視頻數據的資源化和資產化開辟新路徑。
數字人產業的繁榮,離不開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共創?!拔覀儗⒕劢埂鷳B+’,推動構建開放共贏的AI數字人產業共同體?!毖胍暰W總經理王冰松說。現場,央視國際網絡無錫有限公司與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簽署框架協議,央地“攜手”推動本土媒體數智化升級,放大無錫城市與產業聲量。央視國際網絡無錫有限公司與無錫惠山招商集團達成合作,以數字技術激活區域產業數智基因?!伴L三角AI數字人產業聯盟”同步成立,聯盟將整合長三角產業資源,推動技術、人才、項目跨區域流動,促進產業“抱團發展”。
論壇上,產教融合邁出堅實步伐。無錫科技職業學院與網易有道、無錫開放大學與上海匯火文化、央視國際網絡無錫有限公司與無錫科技職業學院三組校企單位分別簽約,“長三角AIGC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AI語言服務實習實訓基地”和“數字人應用(無錫)聯合實驗室”同步揭牌,“人工智能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長三角推進行動”啟動,一系列務實舉措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堅實智力支撐。(王怡荻、姚程玉、楊子毅、張庭赫、韓依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