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慶節遇上中秋節,那是雙節同慶。假期期間,圍繞建設“演藝之城”“博物館之城”的主題,南京文旅集團(籌)推出了一系列傳統與現代交融、觀演與體驗并重的精彩文化活動,將古都金陵的深厚文化底蘊與創新活力完美呈現,為市民與游客奉上一場可感、可知、可參與的文化盛宴。
南京越劇博物館煥新
讓古老戲曲“活”起來

南京越劇博物館
漫步于老門東的青磚黛瓦之間,一座融合江南韻味與戲曲美學的藝術空間——南京越劇博物館在這個假期煥新啟幕。從初見驚艷的門頭牌坊,到藏著舊時光的館內越劇展陳,再到轉身即是江南夢境的夢幻亭臺,每一處細節都匠心獨運,訴說著越劇的婉轉風流。

南京越劇博物館推出系列文創產品
館內精心打造的文創品牌“越金陵”,更是傳統藝術與當代潮流巧妙結合的典范。其推出的系列文創產品,如兼具實用與美觀的兩用徽章、憨態可掬的Q版賈寶玉與林黛玉毛絨娃娃、寓意“萬事莫愁”的蓮花抱枕、巧妙化用經典劇目的“祝你有靠山”諧音梗系列、直抒胸臆的“不刪了不改了”臺詞鑰匙扣以及等比例復刻的南京市越劇團牌匾冰箱貼等,無不將越劇的文化符號融入現代生活美學的細節之中,讓古老的戲曲藝術以新鮮、活潑的姿態走進大眾,尤其是年輕群體的日常生活。

“喜越金陵”主題奶茶
游客在這里,既能通過珍貴歷史資料了解越劇發展脈絡,品味“喜越金陵”主題奶茶的香甜,也能在國慶八天連演的折子戲專場中過足戲癮,開啟“可觀、可演、可品、可帶走”的完整越劇文化體驗。
游客“身在戲中”
在沉浸式體驗中感知南京

沉浸式互動夜游“今熙有戲”
夜幕低垂,甘熙故居的粉墻黛瓦在暖黃光影中勾勒出靜謐輪廓,一場名為“今熙有戲”的沉浸式互動夜游將悄然打破這份寧靜,引領參與者步入一個“真正走進京劇”的奇幻之夜。通過極致的場景營造與互動設計,“今熙有戲”破除了傳統戲曲與年輕觀眾之間的無形壁壘,為京劇藝術的當代傳播與體驗開創了新的范式。

沉浸式互動夜游“今熙有戲”
飛檐作幕,花窗為景,游客“身在戲中”。體驗設計別出心裁,圍繞“觀”“玩”“拍”三大維度層層展開:“觀”讓游客零距離品味京劇美學,華服上隨“抖袖”搖曳的花紋、頭飾上精致的點翠乃至演員的氣息與唱腔都清晰可聞,構成了京劇最直觀且震撼的打開方式;“玩”讓游客可積極參與劇情互動,甚至換裝變身戲中人,通過限量提供的名角定制體驗,專業化妝師細細上油彩、貼片子……您就是今夜古宅中最耀眼的角兒;“拍”讓古宅的每個角落都成為絕佳的天然舞臺,隨手一拍皆是充滿戲曲美學的大片。
除了“今熙有戲”,還有更多的文化體驗開啟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國際的對話,讓市民游客在沉浸式體驗中感知、發現南京的深厚底蘊與創新活力。

到江寧織造博物館沉浸式體驗《大夢紅樓》
在玄武湖畔的太陽宮劇場,奇幻兒童魔術劇《我是哪吒》帶來充滿想象力的親子時光。走進江寧織造博物館,觀眾可在《紅樓夢》的誕生地,通過沉浸式體驗《大夢紅樓》,在原址、看原景、品原著,完成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學對話。移步南京世界文學客廳,“文都樂社”的江南絲竹聲聲入耳;無論是資深戲劇愛好者還是初次接觸的觀眾,都能在南京文化藝術中心打造的“垂直百老匯”劇場群中找到觸動心靈的精彩演出。

文都樂社
雙節假期“去看塔”
大報恩寺遺址景區有驚喜

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展覽《去看塔——從城市地標到世界記憶》
精彩不止于“舞臺”。展廳內,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同樣引人入勝。10月1日,大報恩寺遺址景區推出的重量級展覽《去看塔——從城市地標到世界記憶》將啟幕,以沉浸式的體驗,為市民游客帶來另一重文博驚喜。
作為首個系統性呈現中西視角下琉璃塔形象的專題展覽,該展覽匯聚來自全球7個國家、26家機構的支持與珍貴展品,通過文物、文獻、影像與數字藝術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追溯了琉璃塔從南京城市地標升華為世界性文化記憶的輝煌歷程。

大報恩寺琉璃塔模型
展覽中最為矚目的明星,無疑是一件“漂泊”海外長達110年后首次歸鄉的大報恩寺琉璃塔模型。它曾在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斬獲最高榮譽“甲等大獎章”,此后便被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收藏,直至今年才在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的特展中重現世人眼前,所以它的歸來堪稱一次文化的尋根與圓夢。
此次展覽不僅注重實物文物的直觀呈現,更創新性地融合了數字交互與影像技術,為觀眾打造一場可參與、可感知的沉浸式文化體驗,讓琉璃塔的形象在多元互動中變得生動可觸。

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國慶主題燈光秀
夜幕降臨后,塔前廣場的國慶主題燈光秀與紅歌音樂派對將帶領游客們進入另一個“歡慶世界”;還有“手電筒夜探博物館”等趣味活動,讓游客深度領略該博物館的魅力。

手電筒夜探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李鳴
圖片來源:南京文旅集團(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