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 編輯:周冬梅
- 時間:2025-10-20 21:59:54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夢云/文 劉暢/攝)在鎮江句容邊城鎮侖山山脈深處,有一座電站,既能發電,又能存電,就像是一個巨型“充電寶”。10月20日,現代快報記者跟隨“活力中國調研行”江蘇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國網新源江蘇句容抽水蓄能電站。據悉,目前該電站的6號機組正在試運行階段,計劃于10月下旬正式并網發電。屆時,全部6臺機組將投產發電。

可別小看了這個藏在句容深山里的電站,它的建造創下三個“世界之最”——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抽水蓄能電站大壩、最高的瀝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壩,也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庫盆填筑工程。
這些“世界之最”是如何實現的?這座電站的建成對江蘇乃至長三角有著怎樣的意義?
作為經濟大省,江蘇的最高用電負荷已經連續9年突破1億千瓦,今年夏天江蘇電網用電負荷屢次突破歷史極值,最高用電負荷達到1.55億千瓦,較2024年最高值同比增長5.99%。與此同時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裝機保持高速增長,所以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用來調節電網平衡、保障用電平穩至關重要。

據悉,國網新源江蘇句容抽水蓄能電站主體工程于2017年3月開工建設,電站計劃安裝6臺22.5萬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35萬千瓦,總投資超過96億元。
國網新源江蘇句容抽水蓄能電站宣傳管理王威康介紹,這座電站地處長三角華東電網負荷中心,緊鄰南京等主要用電區,是華東電網核心調峰電源之一。電站自2024年9月23日首臺機組投產發電以來,單臺機組每月平均消納新能源3375萬千瓦時,發出綠電2700萬千瓦時,充分發揮調峰、調頻、調相、儲能等作用,為平抑電網波動、實現電能時空互補貢獻力量。

抽水蓄能機組
站在上水庫,一眼望過去,水面寬闊清澈,空氣宜人。句容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壩高達182.3米,相當于60層樓的高度,上水庫蓄水量1707萬立方米,相當于1.2個西湖的蓄水量,創造了多項行業紀錄,在業內甚至有著“百科全書”的稱號。

上水庫
什么是抽水蓄能電站?“簡單說,我們電站就像一個巨型‘充電寶’。”王威康形象地解釋。在用電低谷時,電站將水從下水庫抽往上水庫,將電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儲存起來;在用電高峰時,再放水發電,將勢能重新轉化為電能。
抽水蓄能電站運行需要上、下水庫存在一定高度的落差。但江蘇地勢平坦,想要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并非易事。工程師們是如何“平地起高樓”,建成世界上最高的抽水蓄能電站大壩的呢?王威康介紹,工程師們利用上水庫等區域挖出的土石,堆出了一座世界最高的抽水蓄能電站大壩。
這座電站的建成,不僅發揮了巨型“充電寶”的功效,還始終踐行著節能減排和生態修復的理念。電站投運后每年可節約燃煤消耗量約1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約35.7萬噸。在“抽水與發電”的循環中,輕輕撥動了節能減排的“算盤”。
如今,經過生態修復,越來越多小動物把“家”安在了電站,老鷹家族翱翔于上水庫藍天之上,鴛鴦、白鷺在下水庫嬉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