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根基穩固
區域競爭的筋骨才堅實
區委十五屆十次全會提出
要圍繞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
新能源、高端裝備三大新興產業
第三代半導體、新材料、人工智能三大未來產業
和齒輪傳動、化纖涂裝、鞋機、輸變電等
N個傳統特色產業的“3+3+N”現代產業體系
奮力實現工業經濟
“三年翻一番、總量超千億”
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全力以赴做大總量、提升質量

傳統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重要支撐條件。日前,記者在鹽城金洲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看到,各條生產線有序運轉,一個個精密齒輪陸續下線。據了解,今年該公司針對齒形加工、熱處理等一系列復雜工藝,購置了進口數控加工中心、金屬切削中心等高端齒輪生產設備,致力從傳統機械制造向智能化跨越。

“公司以大規模設備更新為抓手,先后投入1.2億元購置進口磨齒機、數控切削中心等高端設備,建成CNC加工、齒形加工及熱處理加工三條標準化生產線,并部署MES系統,成功突破高精度齒輪制造瓶頸。”該公司副總經理董吉初告訴記者。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金洲機械以精密鍛件、齒輪加工、伺服傳動三大技術集群為支點,全力突破材料改性、低碳鍛造等關鍵技術,推動傳統制造向高精尖躍遷。

高精度齒輪作為機械傳動的“神經中樞”,市場需求正不斷增長,金洲機械生產的各類齒輪憑借精度高、傳動穩定等特點,受到國內外市場的好評。下一步,公司將以高轉速、高效率、低噪音、長壽命、輕量化為總要求,持續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同時聯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共建產學研平臺,投入三期工程強化機器人總成研發,預計2025年銷售將突破2億元。

未來產業是區域發展的“新賽道”,更是搶占高質量發展制高點的關鍵抓手。作為一家專業從事聚氯乙烯、聚烯烴等高分子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申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產品矩陣已構建起橫跨新能源、醫療健康、高端制造的應用網絡。為匹配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企業持續加碼智能化改造,實現從原料配比到聚合反應全流程的智能精準把控。
“今年新拓展的機器人用伺服電纜材料訂單已近千萬,產品配套西門子等知名企業。”公司副總經理袁柳淑告訴記者,“我們持續深化生產環節智能化升級,總投資1200萬元建成‘智能配料+在線檢測’自動化生產線,將一線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50%,生產效率顯著提升,產品不良率下降至0.3%以下。”

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今年以來,江蘇申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搶抓市場機遇,以智能化改造提升產能,以創新研發驅動發展,積極引領行業邁向更高水平。目前,企業已掌握全品類高分子材料配方工藝,手握16項發明專利,其自主研發的低煙無鹵聚烯烴材料,已順利通過國家電線電纜檢測中心耐曲撓300萬次性能檢測,成為全國同行中首家通過此項指標檢測的企業,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城以產立,產以城興。鹽都始終以構建“3+3+N”現代產業體系為核心方向,將科創作為產業發展的關鍵引擎,通過推動企業大規模設備更新、部署智能管理系統,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切實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筑牢產業根基。未來,鹽都將以更強力度推進新型工業化,以科創之筆繪就產業高質量發展畫卷,讓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筋骨”更堅韌,為區域競爭注入持久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