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永豐,12支“田保姆”農技服務隊,為37.6萬畝晚稻的田間管理提供科學支撐,夯實糧食豐收的基礎;在山東萊州,30多萬畝秋糧作物正處病蟲害高發風險區,通過免費發放“一噴多促”藥劑、派出專家包片指導,進行科學防治;在四川洪雅,5支農業技術服務隊實地查苗情、墑情、蟲情,“一鎮一方案”開展全程技術指導,推廣防病防倒伏措施……初秋時節,山河錦繡,大地期待著又一季的豐收,各地正因地制宜、緊鑼密鼓加強田間管理,全力以赴奪取秋糧豐收。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全年糧食生產分為夏糧、早稻和秋糧三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2994.8億斤,早稻總產量570.3億斤。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我國克服局部地區較重旱情影響,夏糧豐收、早稻穩產,為穩定全年糧食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首戰”,秋糧則是“硬仗”。再過一段時間,全國秋糧將陸續進入收獲期,穩住秋糧對于確保全年糧食產量達到糧食產量1.4萬億斤左右意義重大。放眼當下,奪取秋糧豐收,既存在有利條件,也面臨不小挑戰,容不得絲毫懈怠。
秋糧產量占全年糧食產量的3/4,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入汛以來,我國氣象條件總體偏差,華東華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黃淮等地持續高溫干旱,對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但全國秋糧面積穩中有增,高產作物玉米增加較多,秋糧作物長勢總體正常偏好,奪取秋糧豐收我們底氣足、信心強。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正值秋糧作物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氣象災害多發頻發期,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農業防災減災形勢依然嚴峻,奪取秋糧豐收還需闖過早霜、臺風、病蟲害等難關。方此之時,各地必須把“抗災奪豐收”作為當前“三農”工作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全力以赴打好秋糧“保衛戰”。
秋糧穩產豐產,最終能否實現好收成,防災減災是極其重要的因素。透過媒體報道可知,農業農村部近期派出工作組,赴18個省份調研指導秋糧生產和防災減災。與此同時,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抓好秋糧田管、強化防災減災、推進單產提升、落實“一噴多促”,督促各地抓住窗口期噴施,提高質量效率。也就是說,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扎扎實實、環環緊扣做好各項防災減災工作,努力提高防災減災的精準性、有效性、科學性,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盡量做到重災區少減產、輕災區能穩產、無災區多增產,讓大國糧倉的根基更堅實,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糧食穩,天下安。”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奪取秋糧豐收、確保全年糧食實現穩產增產,不能松懈,不容有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蟲口奪糧”保豐收,以“時時抓緊、處處抓實”的責任感抓好秋糧生產,打好秋糧“保衛戰”,我們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將豐收在望轉化為豐收在手,交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金色答卷,讓廣袤田野鋪展出更加斑斕的豐收“新畫卷”!(蘇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