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以來,江蘇深入推進“品質江蘇”建設,全省質量供給持續優化,多項指標位居全國第一,為經濟大省挑大梁夯實質量“硬支撐”。中國質量(南京)大會召開在即,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推出“奮進‘品質江蘇’”專題,聚焦質量提升、品牌創建、技術賦能、安全守護、放心消費、質量共治“六大行動”,系統呈現以“質”取勝的階段性成效,傳遞“質量強省”的鏗鏘足音,敬請關注。

品牌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體現。圍繞“品牌創建”行動,我省積極打造江蘇品牌矩陣、加強品牌宣傳保護,持續擦亮“蘇字號”招牌,打造更多“江蘇好物”。
在今年2月發布的首批中國消費名品名單中,我省11個品牌成功入選,數量居全國首位;恒力、徐工、盛虹等6個品牌入選世界品牌500強榜單,數量位居全國第二;37家企業上榜“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較上年增加3家......亮眼成績單的背后,凝聚的是江蘇堅定不移打造江蘇品牌矩陣,從制造大省蝶變品牌強省的決心。
為助力江蘇品牌做大做強,自2018年起,省發展改革委連續7年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品牌日”活動。去年江蘇品牌展館組織60余家企業亮相中國品牌博覽會,參展品牌覆蓋一二三產業。專題展區內,蘇州帶來了電子信息、高端裝備、低空經濟等重點領域的創新成果,如云勝智能全程免手飛操作的虎鯨無人機、恒力集團動力電池專用超高強度隔膜等產品。蘇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蘇州現有“江蘇精品”品牌認證獲證企業產品86個,總數全省第一。
作為江蘇企業的區域品牌,“江蘇精品”從無到有,是我省對質量時代的鏗鏘回應,堅持用品質和創新重塑發展邏輯。
2020年4月,江蘇多部門聯合發布《打造“江蘇精品”品牌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江蘇精品”不僅代表著高質量的江蘇產品(服務),還代表著江蘇信譽、江蘇形象、江蘇文化、江蘇實力。截至目前,累計有898家企業的916個產品(服務)通過了“江蘇精品”認證。
“我們獲得江蘇精品認證的是風機過濾機組,是專用于半導體制程環境控制的高端自循環凈化設備,可滿足半導體制造最高等級超凈環境的管控要求。”美埃(中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顏文禮介紹,該產品融合了濾料改性、物聯網群控等多項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潔凈度最高可達國際標準ISO Class 1級。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半導體、生物制藥、食品等行業,并為Intel、華為、中芯國際等國內外知名企業提供服務。
質量水平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江蘇精品”認證獲證企業在質量管理、標準制定、品牌引領等方面作出表率,也激勵全省企業持續強化質量管理,在提品質、創品牌上下更大功夫,積極爭創“江蘇精品”品牌。
近年來我省品牌質量顯著提升,各類品牌數量和價值均位居全國前列。目前擁有“2024中國品牌500強”35個,14個集群獲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居全國第一,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215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41家,中國質量獎獲獎數量、占比、覆蓋門類均居全國前列。
如何讓更多“蘇字號”品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今年,江蘇將進一步完善“江蘇精品”評價認證和標識管理等機制,新認定“江蘇精品”200個左右;出臺《江蘇構建優質高效服務業新體系的實施方案》《生產性服務業十年倍增計劃實施方案》,提出加強江蘇服務品牌培育,通過探索構建具有江蘇特色的品牌培育管理體系,重點打響蘇錫常片區工業互聯網應用服務、南京都市圈軟件和信息服務等區域品牌。

把“家鄉特色”轉化為“城市名片”,區域品牌已成為體現一個地區經濟活力的重要象征。例如盛澤織造、鎮江香醋2個區域品牌均打造了獨具特色的區域品牌logo、注冊了集體商標,且有專門品牌管理機構。
近年來,全省市場監管部門著力培育南通家紡、東海水晶、丹陽眼鏡等區域質量品牌,推進專業市場產品質量全鏈條治理,筑牢質量安全屏障。
以南通家紡為例。家紡產業是南通市的傳統產業和地標產業。2024年全市家紡產品經營主體達8.4萬家(規上紡織企業405家),其中家紡網絡經營主體約1.7萬家,占比20.2%;年產量超12億件,平均每分鐘生產1350套套件、670條被子和340只枕頭;年產值約700億元,占全國家紡總產值的15%左右。
“好家紡·南通造”,這張代表品質與匠心的城市名片,為何能越擦越亮?
“穿針引線”繪制風險圖譜、“飛梭走線”厚織防控網絡、“絎縫織補”夯實閉環鏈條......近年來,南通市市場監管局以“織錦匠心”筑質量屏障,構建家紡產品質量預防式監管新模式,立足風險早發現、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置,建立健全質量安全風險研判和處置工作機制。
例如針對小微企業產品質量問題相對較多的風險,開展家紡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通過指導相關生產銷售單位運用全作業指導數字化、性能檢測快捷化、生產操作去錯化、現場管理目視化、關鍵事項確認制“四化一制”防錯法。
打造江蘇品牌矩陣方面,江蘇還將推進中華老字號“一企一策”“一品一策”專項行動,打造一批在全國具有代表性、引領性的老字號品牌,開展“千企百城”商標品牌價值提升行動。
群星璀璨的江蘇品牌中,“魚米之鄉”的牌匾上可謂精品薈萃。截至2024年底,全省地理標志農產品141個,入選國家層面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農產品品牌達到15個,總量居全國前列。今年,省農業農村廳緊扣品牌加持,開展“農情四季”品牌農產品推介、農業品牌促消費等活動,推進“水韻蘇米”省域公用品牌建設,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宣傳載體。
從“立柱架梁”到“積厚成勢”,江蘇品牌一直在書寫著新的時代故事。

在加強品牌宣傳保護方面,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建立政企協作品牌維權機制,幫助南京云錦研究所、波司登集團、盛虹集團等重點企業成功維權。針對商標侵權、商業混淆、行業潛規則等惡意競爭行為開展助企幫扶和案件查辦,加強海外易被侵權商標保護。
2024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建立的常熟(紡織服裝)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順利投用。波司登在申報專利時,遭遇了5件專利侵權事件。知識產權快維中心負責人回憶稱,“其中一個侵權方就在常熟本地,企業當時來到快維中心,了解如何進行維權,通過協調溝通,他們選擇向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均得到了正向反饋,最后以侵權方賠償70萬元達成和解協議。”
“我們堅持把開展體系化合規指導作為提升平臺經濟常態化監管水平的重要舉措,組織編制《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規范》江蘇省地方標準和常熟服裝、南通家紡、東海水晶等9個特色電商產業直播營銷合規指導手冊,建立完善‘1+N’合規指導體系,為直播電商產業創新發展提供精準指導。”省市場監管局網監處負責人表示,常熟探索的新質化監管,有效助力直播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也是江蘇市場監管部門“寓監管于服務”的鮮活例證。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萬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