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消費“不打烊”。南京《金陵夢華》第三季上座率同比提升約20%,松原“查干悅界”盛夏消費季日均客流量近萬人次,蘭州夜游黃河日均接待游客量突破6000人次……剛結束的暑期,各地不斷創造新供給、激發新需求,構建起多元夜間消費場景。
夜間經濟活力澎湃,是我國經濟韌性的生動展現,更是消費升級、百姓生活品質提升的必然結果。近年來,我國密集出臺支持夜間經濟發展的政策。商務部提出打造“夜間經濟集聚區”,多地發布夜間經濟發展專項規劃。如今,夜經濟的熱浪正向夜味、夜玩、夜賞、夜購、夜養等多元業態全面延伸。夜間經濟向產業化、專業化和品質化升級,衍生出眾多“產品+場景+文化”融合的創新消費形態,對于提振消費、增強城市活力發揮了積極作用。
文化賦能,點亮夜經濟“文化魂”。夜間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讓文化可觸摸、可參與。湖南永順芙蓉鎮以土家吊腳樓燈光勾勒山水詩意,非遺工坊里茶香與銀飾叮當交織;河北涿州騰飛夜市通過非遺展臺讓老手藝走進年輕人生活。夜間經濟的文化價值在于讓歷史與現代、傳統與潮流產生深度共鳴。讓文化從“背景板”轉化為“體驗場”,使消費者在沉浸中感受文化魅力,實現從“旁觀”到“融入”的轉變,提升夜間消費的精神內涵與情感價值,夜經濟也將擁有更深厚的生命力。
業態融合,構建夜經濟“生態鏈”。夜間經濟的活力源于業態的跨界聯動。南京《金陵夢華》第三季通過舞蹈、民樂、魔術、單口相聲等藝術形式,串聯起金陵名人軼事與城市記憶,同時配合精心打造的餐品為游客提供視覺、聽覺和味覺的盛宴。無錫三國水滸城“漢宋奇妙夜”,眾多“好漢”演繹經典橋段,非遺絕技“打鐵花”帶來視覺震撼,“宋徽宗”化身DJ帶領眾人蹦迪……以點連線激活“鏈式反應”,延長消費時長、提升消費頻次,讓夜間經濟的增長空間從“線性”變為“指數”。
消費“不打烊”,燃旺“夜經濟”,應超越“暑期限定”持續健康發展。這離不開制度創新“精準滴灌”。通過簡化審批流程、優化公共服務,為市場主體吃下“定心丸”;通過完善交通、照明等基礎設施,解決夜間消費的“最后一公里”難題;通過加強市場監管,杜絕“宰客”亂象,讓消費者“敢消費”“愿消費”。同時,要通過文化演藝與政策支持構筑跨季節韌性。推動演藝演出常態化,吸引全年客流;優化夜間照明、停車場、公共交通等,讓夜經濟在四季都能“熱運行”。
消費“不打烊”,夜經濟燃旺城市活力,點亮百姓幸福生活,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魏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