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王馨雨 記者 盧河燕)“方剛十八齡,毅然去當兵。辭別父母愛,歡歌奔軍營……”9月12日,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雙擁辦聯合區人武部、退役軍人事務局舉辦2025年下半年“新兵守國?老兵守家”暨預定新兵“熱血青春?參軍報國”主題活動,以詩歌為紐帶搭建新兵與老兵的溝通橋梁,為即將奔赴軍營的新兵加油鼓勁。

“新兵守國?老兵守家”擁軍優屬活動是江蘇省雙擁辦、省征兵辦、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軍區政治工作局等四部門去年起在全省推出的一項雙擁工作創新舉措,動員組織全省優秀退役軍人與邊遠艱苦地區新戰士及其家庭結對幫扶,并逐步擴展到全體新兵,當好新兵及家庭的“政策宣傳員”“家鄉聯絡員”“軍屬服務員”“擁軍協理員”,以老兵“熱心服務”助力新兵“安心服役”,幫助新戰士樹立正確服役觀,愛軍精武、安心戍邊,投身軍營、從軍報國。目前全省已經結對6300多對,其中南京結對333對(不含秋季),且根據新兵義務兵階段服役情況動態調整。


據了解,溧水區本次首批結對共有42對,來自全區各行各業的優秀退役軍人參加。活動現場,兩位特殊的老兵格外讓人動容。全國模范退役軍人、雷鋒生前戰友趙明才,去年已參與首批結對,今年仍主動請纓再結新“對子”;江蘇省模范退役軍人、二等戰斗功臣尹光新,雖在戰場上失去雙腿,卻拄著拐杖前來,一次性結對兩名新兵。他們在大金山國防園道德大講堂,將戰斗歲月里的堅守、訓練場上的心得娓娓道來,引導預定新兵未入軍營門,先鑄軍人魂。


南京是世界文學之都,溧水巧妙將詩歌融入活動。“鋼槍握手中,苦練硬本領。淬煉青春魂,拼搏建奇功!”新兵代表們精神抖擻、身姿昂揚,以一首首詩歌抒發家國情懷。他們或以“八一軍旗紅,青春理應征”的詩句訴說對軍營的向往和期待,或以“國有危難時,是出鞘的利劍;人民需要時,是堅固的橋梁”“溧水的兒郎,要像邊疆哨所的小白楊,屹立不倒守家國”等語句道出新時代青年獻身國防的堅定決心,熱烈的掌聲與共鳴的贊嘆聲此起彼伏。預定新兵小陳聽得非常投入,聽到精彩處情不自禁握拳跟讀,他說:“我來自紅色底蘊深厚的晶橋鎮,是抗戰時新四軍曾經的駐地,我的爸爸是一名老兵,我是聽著新四軍故事長大的,從小就有從軍的理想。新四軍的抗戰精神將激勵我精武強能,做一名合格的鐵軍戰士。”

“服從是天職,甘當‘小學生’,學條令條例,走三大步伐……”全國學雷鋒創新創業標兵、曾經的軍嫂姜慶香,早已是溧水新兵出發時的“老熟人”,她聯合趙明才為新兵們送上筆記本、雷鋒畫冊,還現場鼓勁:“溧水是革命老區、雙擁高地,希望你們到部隊百煉成鋼,成為韋昌進式的英雄,讓家鄉為你們驕傲。”
江蘇省雙擁先進個人、溧水區雙擁聯絡員王貴保送上了擁軍優屬政策“大禮包”,他介紹了義務兵服役期間的基本政策,以及學歷提升、就業創業扶持的具體舉措,還講述了溧水社會化擁軍優屬優待項目等暖心措施,鼓勵新兵安心服役。
溧水區人武部領導表示,將役前教育與“雙守”活動深度融合,不僅能增強預定新兵的服役信心,更能幫他們提前筑牢軍人底色。“讓夢想照進現實,讓青春在軍營綻放,這就是活動最大的意義。”
隨著結對證書一一遞到新老手中,詩聲再次響起,這跨越代際的約定,正成為溧水雙擁工作中最溫暖的注腳。
(通訊員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