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機器人精準把控路徑距離,焊頭處火花微濺;上料機器人吸取門板,封邊工作站所有“機器同事”同時開工;AGV小車往返各個工區,按生產進度配送器件……在南京康尼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用于軌道交通列車的門系統產品接連下線,各項工序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頗高,你可以在這里見證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
在全球,無論地鐵還是高鐵,只要是軌道交通,每三套門系統中就有一套來自康尼機電。9月20日,“活力中國調研行”團隊來到位于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康尼機電,看這家企業如何成為全球列車的“把門人”。

“根據第三方調查公司數據,我們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在36%左右。”康尼機電副總經理兼海外事業部總經理黃佳介紹,今年以來,公司出口業務穩定增長,歐洲和南美市場的增長率十分喜人,“在國際市場,康尼品牌就是我們的優勢,這是因為我們開展了多年研發,產品在中國市場得到了良好應用,收獲了客戶口碑。國外的客戶也是先看到了康尼品牌,然后和我們開展合作。”
這樣的高知名度背后,是研發實力在支撐。發明變導程自適應螺旋傳動和鎖閉裝置,實現車門無“鎖”而“閉”;首創微動塞拉門,解決大客流時塞拉門“關門難”問題;掌握多種通訊接口技術,實現門系統與車載網絡智能化通訊……堅持“以機電技術為核心的智慧交通裝備平臺”戰略定位,公司致力機電技術創新,產品覆蓋輕軌、地鐵、區間車、高鐵等平臺。

記者在現場看到,康尼機電基于大數據技術開發的車門遠程在線監測和故障診斷系統(PHM),將物聯網、互聯網和先進故障診斷系統融入車門,滑道異常、阻力異常、緩沖頭磨損等“亞健康”問題均能被監測定位。康尼機電企管企劃部部長萬培介紹,車門安裝PHM后就可實現數據采集,當系統發現異常,就會將相關情況推送給服務人員,做到主動維護。
康尼軌道總部生產指揮控制中心里,產線各模塊畫面、車間數字孿生平臺、萬元產值能耗等畫面參數均集成在大屏顯示,生產情況實時反饋。黃佳介紹,康尼機電目前數控自動化設備應用率達82%以上,其中機器人設備應用達到40%,數控自動化設備聯網比例達到93%,“軌道總部車間目前有102臺套工業自動化設備,其中48臺套是機器人。產線進行智能化自動化改造后,一套完整門系統的生產節拍從過去的8分鐘縮短到現在的4—5分鐘。”

在國內市場連續10多年保持高占有率,產品出口到法、德、美、加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取得傲人業績的康尼,未來的增長點在哪里?答案是“國際化”。在巴西、智利、美國、泰國等國家設立子公司,2024年于法國巴黎設立了歐洲創新發展中心,康尼機電不斷拓展全球市場,目前正計劃在海外設立制造工廠。
今年6月,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視察阿斯塔納Stadler工廠,首批本地化生產的列車正式亮相,康尼機電為其“量身定制”的門系統等模塊化產品憑借卓越性能與創新設計成為焦點。預計2030年前, 557輛搭載“南京造”的客車將實現交付,馳騁在中亞。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李嘉豪 李凱/文 邵丹/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