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精心搭建的舞臺,沒有過度商業的包裝,一把吉他、幾組音響,一群純粹的音樂愛好者的街頭演唱,卻能吸引成百上千的觀眾。連日來,在玄武湖畔、長江岸邊、廣場空間,南京的夜晚,正因一場場街唱而點亮。當“演唱會”走上街頭,不同人群因音樂而相聚,是參與者更是共創者,流淌出一幕幕溫情的故事,更成為城市人文的溫暖注腳。

臺上臺下皆是“舞臺”
9月20日19時,市民王曉寒與朋友來到南京市建鄴區吾悅廣場,在1號門門前廣場,一場“街頭演唱會”正在舉行。“開始了!”王曉寒拉著朋友擠過人群,在臺前地墊后排尋到空位坐下,打開手機錄制模式,準備隨時記錄下自己愛聽的歌曲。

“這是我第三次來現場了。”王曉寒在南京上大學,音樂是她的愛好之一,偶然在社交平臺刷到南京街唱后,幾乎一有空就“追”來現場。王曉寒手機里還存著9月中旬在揚子江生態公園的街唱視頻,數百人在臺階上或坐、或立,在江風中揮舞著熒光棒、跟著旋律大合唱,“氛圍感太好了,就算畢業后離開南京,這也會是我難忘的記憶。”
想聽就坐下,想唱就上臺,是街唱的簡單“規則”。當天記者在現場看到,觀眾大部分是年輕人,也不乏親子家庭。臺上歌手演唱的同時,一支手麥也在臺下“輪轉”。原本哼唱的觀眾接過話筒,有人靦腆地輕聲跟唱,也有人大方上臺自我介紹,與歌手互動。
上周日晚,記者來到南京眼步行橋下,熙熙攘攘的濱江步道上,幾乎每隔百來米就有一個街唱點位,輕緩的旋律、吟唱在夜風中交織。“每次在這邊散步,都忍不住停下來聽。”家住附近的宋宇告訴記者,白天工作忙,晚上來江邊聽聽歌、吹吹風,放空一下自己,一整天的疲憊仿佛都被“治愈”了。
玄武湖畔的親水平臺,魚嘴濕地公園的江邊步道,揚子江生態公園的廣場,在南京,由音樂愛好者自發組織的街唱正成為夜色下的風景線。臺階是觀眾席,背景板是晚風吹皺的湖面、江面,晴朗的星空與城市夜景是帷幕,年輕人支起音響、架起話筒,將城市角落化作充滿煙火氣的臨時舞臺。
旋律之下流淌溫情
街唱,泛指在街道、廣場、公園、集市等場地進行的音樂活動,沒有精心策劃和排練,主打直接而真實,天然與觀眾融為一體。記者在社交平臺上看到,“南京街唱”相關話題熱度已突破5000萬人次。看似隨性的歌唱行為能“火出圈”,也離不開音樂背后的溫情故事。

“我們收到一個男孩子的私信,他想跟他暗戀的女生告白。”9月13日,在揚子江生態公園,“南京街唱”樂隊演唱間隙,一名男生從人群中站起,在臺上歌手、身邊觀眾的鼓勵聲中,鼓起勇氣向身邊羞澀的女生表達了自己的心意。
“在我們演唱中,經常會有這些故事。”“南京街唱”品牌主理人、歌手夏天告訴記者,兩年前,他與一群熱愛音樂的人共同創立了“南京街唱”樂隊,團隊中,有金融行業從業者、有在南藝上學的學生,也有琴行上課的老師。
在夏天看來,音樂是一種無需用言語表達的靈魂交流方式,“去年,我因心情低落去魚嘴散心,那里天空寬曠、落日很美,我的壞心情被景色治愈了,所以我也希望用歌聲帶給大家更多力量。”去年起,“南京街唱”樂隊每周都會來到南京魚嘴濕地公園演出,除本地粉絲外,更吸引了來自福建、湖南、河南等外地游客前來打卡。
今年5月,樂隊在百家湖演出時,有名男生表示想點一首《隱形的翅膀》。原來,他的女朋友剛戰勝了白血病,在最艱難的治療時光里,女朋友最愛的就是這首歌。當晚,男生手捧鮮花向女友求婚,兩人都熱淚盈眶。“看著他們在臺上相擁相吻時,我特別感動,音樂不僅是娛樂,有時候可以帶給人希望,是黑暗中的一束光。”樂隊歌手楊麗說。
在包容的城市良性生長
“但明天是自己的,開始懂了,快樂是選擇……”每個周末,不下雨的晚上,豆豆都會來到南京眼步行橋下,演唱喜歡的音樂,遇到為她演唱鼓掌的市民,總是用一個微笑表達感謝,“我從去年開始在這里唱歌,很高興有這樣的空間。”

對于演唱者、觀眾而言,街唱不僅是文化現象,也是獨特的精神寄托。在由江蘇省青年發展研究中心等推出的《激活城市年輕力——江蘇青年發展型城市研究報告》顯示,南京是全省“含青量”最高的城市,14—35周歲青年常住人口占比達30.69%。而街唱所吸引的大多數也是青年人,越來越多的青年在街唱中找到情感共鳴、收獲心靈港灣。
作為“野生音樂”,街唱的良性發展同樣考驗城市治理。
記者梳理發現,針對街唱的規范化管理,全國各地已經進行了探索,例如為街頭藝人頒發“文藝志愿者”電子證書,鼓勵藝人“持證上崗”,方便且有序地開展演出活動。

在玄武湖景區蓮花廣場,每天晚上19時至21時,樂隊“弦悅吉他工作室”都會登臺帶來表演。工作室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樂隊在玄武湖畔自發表演,也積累了一批粉絲,如今在玄武湖公園管理處的邀約下“入駐”蓮花廣場,在固定時段演出,從“游擊隊”變為“正規軍”。
在南京魚嘴濕地公園,每逢街唱演出就有大批市民游客聞訊而來。應對大客流,建鄴區文旅局、公安局、雙閘街道等部門都會安排公安、城管加強夜間巡邏、維護現場秩序。
“之前我們也針對公園街唱開過多輪研討會,按流程報備、排好日程、統一管理,以免和其他大型活動造成時間、地點上的沖突,也方便樂隊的常態化演出。”南京濱江公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自發的街唱活動外,公園還會不定期舉辦音樂節、市集等活動,讓城市夜經濟更“動人”。
“我們也希望通過樂隊的表演,讓街唱成為南京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展現城市更多青春活力。”夏天說。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鄧露潔 衛凌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