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灑進養老院的走廊,“90后”養老服務師李楠楠已經來到了老人們的房間進行健康巡查。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服務需求也在朝著多元化、個性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養老服務師不只是喂飯翻身、量血壓測血糖,更是深夜耐心的傾聽,是掌心傳來的溫度。在這個被稱作“朝陽”守護“夕陽”的新職業里,像李楠楠這樣的年輕人正用專業與溫情改寫著傳統養老模式。

緣起:從“鐵飯碗”到“苦差事”
利落的短發,干練的作風,舉手投足間又處處顯露著十足的親和力。她就是全國人大代表、南通福愛健康養老院的護士長李楠楠,出生于1990年的她已經在守護“夕陽”的這片天地里默默耕耘了十四載。
選擇養老護理作為一生的事業,對李楠楠而言,并非偶然。童年的她由爺爺奶奶一手帶大,那份隔代親的溫馨氛圍深深烙印在她心里。當時,剛剛衛校畢業的李楠楠,原本有著在很多人看來輕松體面的工作——在一家大型醫院體檢中心當護士,負責抽血。然而,日復一日的“閑適”卻讓她感到迷茫,她坦言“感覺作為‘90后’已經提前進入了養老生活的階段,因為太舒服了”。
轉機出現在一次下班途中,她無意中看到護理院的工作人員推著老人在散步,那份溫馨的畫面讓她觸景生情,想到了小時候跟爺爺奶奶一起長大的生活。幾乎沒有太多猶豫,她毅然辭去了醫院輕松穩定的工作,瞞著父母,應聘成為南通一家養老院的一線護理員。從此,她的青春就與守護“夕陽紅”緊緊相連。

成長:在“老小孩”中磨礪的青春
初入行的日子并不好過。養老院的老人中有不少是失能失智老人,李楠楠每天需要為老人翻身擦背、吸痰通便,工作又臟又累。“當時我們有一個老人,他有阿爾茲海默癥,吃藥的時候是比較抗拒的,所以當時也受到過他的責罵,自己也偷偷因此掉過眼淚”,李楠楠笑著回憶道。
最大的挑戰還有語言關——南通“六縣一市”方言各異,老人們說著不同的方言,溝通起來特別費勁?!爱敃r這個確實是難到了我,它不像我的護理技術,我可以努力去學,可以努力去看書,但是方言讓我當時是很苦惱的”,李楠楠雖然嘴上抱怨著方言難學,但行動上卻認認真真地準備了起來。她動員身邊的同事、老人的家屬都不再說普通話,讓自己完全沉浸在方言的語言環境里,三個月的苦練,她開始能夠聽懂南通的本土方言了,半年后,她從“煩惱又苦惱”到交流無障礙,方言成了她打開老人心門的有效鑰匙。

工作中李楠楠總結了一套“三心五溝通”工作法,“三心”即愛心、細心、耐心。愛心,是發自內心地將老人視為自己的親人一樣去照顧;細心,是照顧過程中要觀察入微;耐心,是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慢慢處理、溫柔以待。“五溝通”是根據不同老人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
履職:從“一院之聲”到“行業之聲”
2018年,李楠楠當選全國人大代表。身份的改變,讓她的視野從一院之隅擴展到整個行業。她深感責任重大,利用一切機會深入調研,跑遍周邊城市、本地村鎮,到居民家中摸實情。
李楠楠發現,社會對養老行業認可度低、護理員缺乏規范培訓和考核、人才流失嚴重是制約行業發展的痛點。于是,她積極為養老行業發聲,所提建議大多與加強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建設相關。

“從事養老行業人員雖然是比較稀少,但是也不能因為稀少就要給自己降低門檻”,2019年李楠楠提出了關于恢復護理人員資格證的建議,推動了停擺多年的護理員資格認證制度重啟。針對養老護理人員薪資待遇低、招人難留人難的問題,李楠楠還在兩會上為打通職業晉升通道建言獻策,2023年江蘇在全國率先建立養老護理專業技術職稱體系。2025年,她的關注點聚焦于“長護險”,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她提出了關于將長護險制度統一標準并跨地區使用的建議。
憧憬:讓更多年輕人加入守護隊伍
從一線護理員到全國人大代表,李楠楠見證了養老行業的變化?!拔覀兡贻p的養老服務師的人群差不多是在30歲左右,最年輕的是‘00后’”“留在這個行業上面的人也慢慢變多了”,說起這個變化,她眼里閃著光。今年4月份的時候,李楠楠去南京中醫藥大學宣講,她提到:“學校今年第一批養老護理管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大家都有很積極的一個態度去從事養老行業,都在問我怎樣去從事養老行業?!边@讓李楠楠感受到了行業的希望。

“每個人都會有老去的時候。老人所經歷的路程,也是我們父母和我們未來所要去經歷的?!崩铋f,“我希望用我自己的專業知識,為老人做出更多的貢獻,也希望用自己的經歷,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我們的養老行業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