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嗎?奶牛跟人一樣,也喜歡睡懶覺,一天得睡13個小時左右。在伊利的牧場里,奶牛睡的都是“席夢思床墊”?牧場技術人員每天3次給奶牛整理臥床,并親自下跪來試睡?這波操作直接讓網友驚呼:“牛生贏家!”

△敕勒川生態智慧牧場的工作人員試跪奶牛臥床

△奶牛躺臥在舒適的臥床上休息
在伊利的奶源牧場,工作人員每天都要重復一個動作——雙膝跪地,用膝蓋感受奶牛的臥床夠不夠軟,有時甚至直接躺上去。這可不是作秀!伊利呼和浩特敕勒川生態智慧牧場場長劉長斌說:“人跪上去,膝蓋感覺舒適,奶牛才會睡得香!”據統計,奶牛每天要躺12~14小時,每多躺1小時就能多產1.7公斤奶。這一傳統如今已升級為伊利奶源牧場的標準化流程。

△敕勒川生態智慧牧場牛舍

△牧場工作人員巡查牛舍
在伊利的奶源牧場,每頭奶牛都有自己的專屬臥床。可別小瞧這臥床,好的臥床得干燥、松軟、舒適、干凈。牧場工作人員每天至少幫奶牛整理3次床鋪,清理、更換墊料、翻松和消毒、驗收,一樣都不少。
近年來,牧場率先采用“牛糞再生臥床”技術,將牛糞轉化為生態墊料。經過固液分離、高溫發酵、紫外線消毒等12道工序,原本含水量高達90%的牛糞被加工成含水量低于50%的松軟墊料,其舒適度經中國農業大學測試,可以提升反芻效率,降低乳房炎發病率。此外,牧場還引入自動除糞機器人、臥床墊料自動旋耕機等設備,讓臥床始終保持“像初雪一樣松軟”。

△松軟的奶牛臥床墊料
“奶牛睡得更好,產的奶就會更多,牛奶的品質就會更好。”劉長斌介紹,“取之于牛、用之于牛”的牛糞循環利用模式,做出的臥床松軟、透氣,奶牛往臥床上一躺,感覺就像睡在席夢思床墊上。奶牛躺臥舒適,就有更充足的時間來睡覺、休息和反芻。正是在牧場技術人員的精心呵護下,伊利原奶的蛋白質、脂肪、體細胞、菌落總數等核心指標的總體水平優于歐盟標準,菌落總數更是遠優于歐盟標準,實現了劃時代的進步。(伊利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