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連云港連島,海上云霧初開,漁船靜泊岸邊。2021年11月,連島漁港開工建設。不到4年,連島漁港便被國家農業部漁政管理局評為“國家級中心漁港”。近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連島漁港,和當地的養殖戶聊了聊。
![]()
連島街道辦事處主任張超介紹,建設后的連島漁港,漁港港區漁業岸線總長從原來的120米擴大到980米,碼頭總長622米,新建重力式碼頭557米,形成有效掩護水域53萬平方米,港內風向穩定、水域平穩。依托“國家級中心漁港”,連島漁港在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兩大產業上得到了很大發展。目前,漁港的海水養殖主要有兩大品種:太平洋牡蠣和紫菜,在國內外市場上很受歡迎。
吳波是連島當地的養殖戶,主要養殖生蠔和紫菜。從2016年開始水產養殖,到今天,吳波的養殖面積已經從當年的200畝擴大到了2萬多畝。吳波說:“以前的漁港碼頭是‘老破小’,裝卸非常不方便,進出漁港裝卸效率都很低,像生蠔撈上來時間一長大部分都死了。漁港建設后,碼頭的作業區變大,水變深,受潮水的限制也小了,船舶裝卸的效率提高。這樣一來,我們養殖戶的成本降低,也不會造成貨物壓港。”
據了解,漁港配套設施逐漸完善后,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指導等方式讓養殖大戶發展海珍品立體養殖,養殖品種也越來越豐富。今年4月,江蘇鑫閩澤科技有限公司來到漁港,為養殖戶優化了牡蠣養殖筏架和龍須菜栽培筏架參數,不僅200畝鮑魚苗種在連島安家落戶,還發展出了“龍須菜+鮑魚”復合養殖模式。
如今,連島不僅將水產養殖做大做強,還吸引了不少游客來到這里追海上落日。漁港附近的西連島堤頭燈塔成為熱門觀景點,一長段彩虹堤壩向海延伸,盡頭是紅白相間的燈塔,日落時分,與晚霞相互映襯,美不勝收。
少年志編輯 劉夢琦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薛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