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揚州,叫醒清晨的從不是鬧鐘
而是早茶鋪子飄出的第一縷鮮香

作為承載著百年記憶的非遺美食地標
冶春茶社的餐桌上
每一只晶瑩褶皺的翡翠燒麥
每一顆暄軟口感的蟹黃湯包
都讓“咕嚕聲”隔著肚皮回響




在冶春,一頓早茶可不僅是了以果腹
更是蘊含著與傳統手藝的對話
而這場對話中“主角”
便是冶春后廚里一群可愛又執著的人
“包”打天下,“面”面俱到
說的就是他們啦!

管窺冶春的“幕后團隊”



這里有一支“手藝傳承梯隊”:老中青三代各展所長。返聘的老師傅是“定味神手”,幾十年的經驗讓他們調出的餡料精準到分毫;中年師傅們是“效率擔當”,包子在手中轉眼就成型;而以楊夢羽為代表的青年面點師團隊最令人驚喜,他們帶著專業所學扎根后廚,以滿腔的認真與沖勁,為老字號注入了新鮮活力。
作為一名青年面點師有多辛苦?
凌晨3點的夜空分外熟悉
千百次的重復揉面只是尋常
餡料、面皮、褶子深入考究
看似枯燥而單調
那究竟是什么讓她如此執著?


楊夢羽說:“把一件事反復做、做到極致,它本身也是一種樂趣!”對這群年輕人來說,做面點不是簡單的謀生,而是發自內心的熱愛,正是這份對非遺美食記憶的珍視,讓每一份點心都有了溫度。
用行動詮釋著“傳承”的新模樣
既承襲傳統的技藝,又增添潮流的氣息
每一位冶春青年面點師都致力
把老味道做得更精致、更貼近當下
所謂地快節奏、高強度
又怎抵得過成長的喜悅?


揚州的非遺美食絕非停留在過去的符號
而是能在年輕人手中煥發新生的寶藏
將市井的煙火揉進面團
用青春的執著提振風味
他們用每一顆面點
詮釋著對生活的熱愛與尊重
讓冶春的味道、揚州的味道
能跨越時間與地域,走向更遠的地方
(揚州市委網信辦、揚州市團市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