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常州文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據攜程平臺數據,假日來常游客35歲以下的年輕人占比過半;到常游客景區消費全省第一,游客人均消費全省第二。據途牛數據,“雙節”期間,途牛用戶常州目的地出游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超20%,到訪常州的途牛用戶中,省外游客占比超50%,中華恐龍園、天目湖、南山竹海、太湖灣旅游度假區、青果巷等吸引了更多用戶關注。
作為長三角當紅的文旅目的地,常州這座活力龍城正用創新、底蘊與溫情,吸引著八方來客,持續釋放文旅魅力。
場景創新,助力景區迭代升級
面對日益多元的旅游需求,常州文旅以“場景共創”為核心,用新體驗解鎖新消費,推動傳統景區煥發新生,促動消費轉型升級。
中華恐龍園在假期上新的“穿越侏羅紀”“6D秘境奇遇”“驚奇電音趴”等新內容得到市場追捧,景區成功上榜高德地圖“全國導航五大熱門親子游目的地”第二位,是江蘇唯一入選景區。
全市各主力景區亦通過迭代升級實現客流與營收雙增長:東方鹽湖城新推“靈寵樂園”,帶動客流同比上漲70%,營收增長25%,假期7天滿房;南山竹海“萌寵登山賽”、茅山森林世界“小熊貓莊園”等攜寵體驗深受親子家庭歡迎,其中茅山森林世界8天客流總量同比翻番;迪諾水鎮“十三太飽美食爭霸市集”、天寧勝境“自在漫步生活季”等融合文化和時尚元素,成為市民游客打卡熱門地;天目湖“秋捕季”、洑家村“曬秋市集”等特色賞秋項目吸引大量周邊游客,消費潛力得到深度釋放。
一個個沉浸式的新場景,回應著游客對“詩與遠方”的所有想象,讓每一次停留都成為獨一無二的記憶。
城市“出圈”,文商旅體深度融合
這個假期,常州上演了一場城市靈魂與八方游客的深情對話,通過“城樂共振”與“情緒共鳴”,實現了文化、商業、旅游、體育的深度融合,推動城市品牌高效傳播。
第十一屆太湖灣音樂節4天累計吸引樂迷近14萬人次(省外樂迷占比達70%,35歲以下樂迷近九成),登頂華語樂壇收入最高音樂節榜單,助力常州持續領跑大型音樂節城市票房,成為撬動全域消費、提升城市品牌價值的重要引擎。 不只是音樂節,“雙節”期間,全市打造多元多點演藝矩陣,園林實景喜劇《半園·珍珠塔》、溧陽“群星演唱會”、淹城春秋樂園“蘇潮音樂節”、文化廣場“超級野生演唱會”、青果巷“國慶演出季”、藍海豚“繁星音樂會”等掀起了全域音樂熱潮。
常州探索“文化IP+場景運營+沉浸體驗”三位一體模式,推動文博經濟成為城市流量新入口。8天假期中,常州集中開展百余項主題文化體驗活動,市區兩級公共文博場館接待量超過54萬人次。其中,常州博物館等文化場館端出“博物館里過中秋”“金秋雅韻音樂會”等文博大餐,近園開放沉浸式江南園林展覽體驗空間、呂思勉故居主題貓咖等新業態亮相,三杰紀念館接待游客近7萬人次。
常州還巧妙延續并放大“蘇超”流量效應,推動“常寶”IP線上線下聯動,“常寶”人偶及周邊文創亮相太湖灣音樂節、文化廣場“超級野生演唱會”、南通對淮安“蘇超”賽場等多個場景。據抖音平臺數據,“跟著‘常寶’游常州”話題播放量超1.2億次,曝光量超7億。央視《新聞聯播》欄目連續2天3條推介常州,聚焦報道常州文旅融合新場景,帶動城市出圈。
溫情服務,市場運行繁榮有序
所有的熱鬧與繁華,都離不開最堅實、最溫情的守護。這個假期,常州用“服務共情”理念,將一份安心暖心的城市承諾,融入每一個細節。面對超級黃金周的大客流考驗,常州文旅全面升級治理保障能力,確保假日市場安全有序。
文旅市場假期指揮調度機制高效運轉,各轄市區及13個市級部門密切聯動,推出交通接駁優化、停車場擴容、志愿者服務等系列便民舉措。同時,對旅游服務、景區秩序、安全隱患等重點領域實行全時段監測,市區兩級共出動檢查人員566人,檢查文旅場所521家,排查整改隱患137處,切實守牢了安全紅線。這些數字背后,是常州文旅人對每一位游客“放心游、舒心游”的鄭重承諾。
這個假期,常州在收獲亮眼數據的同時贏得無數游客的口碑,用青春的活力、文化的深度和服務的溫度,生動詮釋了一座城市的真正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