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我們迎來了霜降。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 。霜降不是“降霜”,而是指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
暮秋之時,霜染楓紅,風吹霜滿,葉落天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霜降,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時節,大地上的寒氣開始凝聚,有時夜晚氣溫會驟降到0℃以下,水蒸氣在地面或草木上凝結成細微的小冰晶,有的就形成了白色霜花;中午溫度則比較高,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進入霜降節氣后,冷空氣活動越來越頻繁,晝夜溫差迅速增大。尤其在江南、華南地區,氣溫的起伏愈發明顯;而西北、東北的部分地區早已呈現出一派“寒風落葉”的初冬景象。



一候豺乃祭獸。“豺”指豺狼。霜降時,豺狼捕獲獵物后,將獵物陳列在地上,然后吃掉。這就像人類用收獲的新谷祭祀上天一樣,豺狼這樣的行為好像在感恩天地“賜予”了它們食物。

二候草木黃落。草木開始枯黃敗落,葉落歸根,樹木和種子將在嚴寒中等待來年春天的召喚,在雨水時節重新萌動。草木黃落后,便可進山砍樹,伐薪燒炭,“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才能“不可勝用也”。

三候蟄蟲咸俯。動物、植物開始為過冬做準備,北宋黃庭堅的物候詩說:“霜降水反壑,風落木歸山。冉冉歲華晚,昆蟲皆閉關。”木落、閉關是植物、蟄蟲應對寒冬的方法。蟄蟲在霜降開始冬眠,立春后開始蠕動僵硬的軀體,驚蟄時,啟戶而出。

霜降·習俗
“一葉知霜降,一雨感深秋。”此時,草木開始凋零,樹葉紛紛飄落,古人所謂“辭秋”,正是人們借由煙火氣十足的方式,與深秋溫柔作別。溫一壺黃酒慢酌,看菊瓣在秋風里輕顫;咬一口軟甜的柿子,讓蜜意漫過舌尖;燉一鍋鮮香的鴨湯,驅散暮秋的微涼,在一食一飲、一賞一嘆間,把深秋的清寂與暖意,都悄悄揉進尋常歲月里。
飲酒賞菊

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早霜”或“菊花霜”,因為此時菊花盛開,正值賞菊的好時節。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
吃柿子

柿子的成熟時節就在霜降前后這段時間,俗話說“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意思就是霜降時節吃柿子,不易出現流鼻涕和感冒的情況,可以增強自身抵抗力。柿子清甜多汁,富含維生素A,還能解酒促消化,清熱潤肺,潤秋燥。
如今,人們還會用柿子制作各種各樣的美食,如柿餅、柿子糕點、柿子茶等,既美味又富有創意。此外,柿子的“柿”字還與“事”同音,象征著“事事如意”,霜降的“霜”字與“雙”同音,寓意“好事成雙”,喜從天降。
吃鴨子

每到霜降時節,鴨子也會賣得異常火爆。鴨子不但渾身都是寶,更是全身皆美味,除了有名的北京烤鴨、南京鹽水鴨、杭州老鴨煲等各地招牌美食,還有鴨血粉絲湯、毛血旺、香辣鴨脖等特色小吃,即便是一碗清火老鴨湯,也能讓人既飽了口福又滋潤了身體。
吃牛肉
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被稱為“肉中驕子”,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后、病后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霜降這天,不少地方都會吃牛肉,祈求在冬天里身體康健暖和。
吃藕
霜降后氣溫降低,利于蔬菜的淀粉沉淀,收漿后的蓮藕也變得更為甘甜可口。在南京,霜降要吃藕,糖粥藕店每到這個時期,生意格外地好。
賞楓
霜降節氣是欣賞楓葉的好時機。老南京素有“春牛首秋棲霞”的說法,詩云“霜葉紅于二月花”,霜降過后,楓葉中含有的花青素使得它由黃轉紅。再過一些天,棲霞山的楓葉就紅透了,到時候別忘了去觀賞漫山遍野的紅楓。


霜降時節,菊花盛開,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
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眼下,江蘇各地的菊園已綴滿各色花苞,正待寒霜浸染后綻出滿庭芳華,邀人共赴這場秋日限定的賞菊雅集。
南京·湖熟菊花園

眼下正是賞菊的最佳時節,南京歷來有植菊、賞菊的習俗,清代文人袁枚就曾赴姚坊門(今堯化門)高廟賞菊。到了民國時期,品菊賞菊已不再是文人們的專利,大規模種植培育菊花,舉辦菊花會展,已成為秋天里南京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近日,第十三屆湖熟菊花展在江寧區湖熟街道菊花園啟幕,此次共展出2100多種精品菊花,展期持續至11月16日。湖熟菊花園里的千畝菊花又綻放成謙謙君子,萬千種色彩與姿態,每一朵都在訴說著秋的故事。
蘇州·蘇州(中國)花卉植物園

橙黃色的硫華菊沿著地勢蔓延開來,宛如一塊絢麗的“童話地毯”鋪滿曠野,細長的花莖頂著飽滿的花盤,熱烈而耀眼,大片盛放的花海以蓬勃的生命力綻放著秋日的激情,在陽光下翻滾出金色浪潮。
南通·唐閘公園

金秋時節,紅黃白紫等各色菊花盛放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如同五彩斑斕的錦衣裝點著江海大地。每年秋天,唐閘人的朋友圈總被一抹傲霜景致刷屏——唐閘公園的菊展。那份雅致與鮮活,早已成了這座古鎮刻在骨子里的秋日儀式感。
而今年,這份美好迎來全新升級:11月1日,“唐閘花事 邂逅菊藝”花卉市集將在唐閘北市景區啟幕,用整整一個月的時光,把“賞景”變成能逛、能玩、能帶走的沉浸式體驗,解鎖秋天的N種快樂。
揚州·個園

為傳承品菊賞菊之脈,弘揚千年菊文化之韻,個園開展第二屆精品菊展,展覽以“菊隱個園,四時閑趣”為主題,為市民游客重現“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的詩意盛景,將持續至11月底。
花展共計展出菊花兩千余盆,以繽紛絢麗的多頭菊為主,獨本菊清奇秀麗,懸崖菊如流泉飛瀉,造型菊與附樁盆景各具妙趣,再輔以色彩斑斕的秋小菊點綴其間。此外,一系列精心創作的菊花插花作品也將點綴于廳堂之中,與古典園林相映成趣,于暗香浮動間,展現“此花開盡更無花”的深秋韻味,感受隱于市井、偷得浮生半日閑的雅趣。
泰州·千垛景區

時下,泰州興化千垛景區菊花進入盛花期,一垛一垛顏色各異的菊花宛如被打翻的調色盤,又像是“漂”在水上的巨大花籃,環繞在錯落有致的垛田間,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魚米之鄉獨特的詩意秋日。
千垛景區總面積逾萬畝,其中觀光核心區達4600畝。今年該景區共種植菊花1000畝,主要包括國慶小菊、金絲皇菊和黃香菊等,其中觀賞菊300多畝。近年來,依托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垛田”與“河蟹之鄉”雙名片,興化通過農文旅融合發展實現了聯農帶農富農,當地村民通過辦民宿、開農家樂、售賣農產品等直接獲得旅游收益達2000余萬元。
霜降,是秋的最后一筆留白,冬的序曲已然奏響,歲歲年年間,萬物緩緩褪色......
秋霜往時光深處降,秋色為行囊添彩裝,趕路的人啊,帶著滿程歡喜向前闖!
(部分內容綜合自央視新聞、南京發布、蘇州(中國)花卉植物園、南通發布、百度百科等 部分圖片/視覺中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