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湖畔,世界因“文創”而聚。10月31日,以“國際風·江南韻·創新潮”為主題的2025蘇州世界文創大會盛大召開,第十四屆中國蘇州文化創意設計產業交易博覽會精彩啟幕。
文創搭臺,越來越多的國家“一呼百應”。全球4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家企業參與,眾多國際頂級文博IP與主題樂園聯袂登場,使蘇州成為全球文創產業的“吸睛”之地。在家門口辦好文化盛會,江南韻如何與國際頂流“共舞”?不論是“十三太保”玩偶、“南哥”“蘇哥”T恤、吉祥物冰箱貼等一系列“蘇超”文創集中亮相,還是原創萌趣IP周邊,這些獨具江蘇文化辨識度的主題展多彩呈現……千行百業皆可“創”,成為江蘇文創產業發展的鮮明特點。借助國際舞臺,不僅將優秀國際文化創意“引進來”,更推動江蘇創意、中國文化“走出去”,有助于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可別小看小小文創,從走進千家萬戶的冰箱貼,到時尚潮流的手提袋,文創在拉近民眾心靈距離的同時,也讓文化的觸角延伸得更廣更遠。
傳統文化何以“活”在當下,進入百姓、走向世界?此次文創大會進一步“刷新”著人們的視野。從“炸毛梵高”到故宮百年文創,從數字人李白到機器人“秋香”唱昆曲,文創正通過形式與表達的創新,讓深厚的地域文化內涵以更加多元、立體的方式呈現出來,在吸引人們駐足欣賞、帶動產業投資的同時,更增強本土文化的生命力與吸引力。而作為“世界遺產典范城市”,蘇州擁有園林、昆曲、蘇繡等世界級文化IP,這片豐厚的文化土壤為文化創意提供了從設計到生產、從孵化到市場的有力支撐。這讓人不由感到,不論是世界文創大會,還是蘇州文博會,探尋強大的文化“磁力源頭”,無不深植于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沃土。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始終與經濟的脈搏緊密相連,是滋養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沃土。活動現場,15個重點文創項目集中簽約、“蘇州文化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揭牌、3億元人才基金設立……這些可知可感可觸的產業項目相繼簽約,真金白銀為文創人才提供支持,讓人看到了文化產業的澎湃動能。透過國際盛會與地方文博會,我們也進一步看到了文創與旅游、體育、制造等千行百業融合的更多可能性。我們期待各地緊跟潮流、加大投入、創新探索,催生更多新業態新模式,開拓更大文創消費市場,為經濟發展注入更強文化內動力。
神州大地,文脈流淌。如今,文化自信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產業被確定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從吸引世界的“姑蘇繁華圖”放大來看,全國各地文創產業各美其美、百花齊放。從地方文博會的走紅“出圈”,到各類文化節目的爆火,從數字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到對外文化貿易的擴大,“始于顏值、忠于文化、久于熱愛”的文創,擁有旺盛且持久的生命力。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文化事業擘畫出嶄新藍圖,提出大力繁榮文化事業,營造良好文化生態,提升文化原創能力。我們應用好本土資源,深挖厚重文化土壤,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積極運用市場力量和現代科技,進一步拓展文化產業的邊界,不斷開辟“文創+”的新藍海。
(周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