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秣陵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童前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共同舉辦了一場以“情緒背后是需要”為主題的心理關懷幸福課堂活動。活動創新采用“心理桌游沙龍+一對一專業個案輔導”的組合形式,為社區居民搭建起釋放壓力、探索自我及優化親子溝通的專屬平臺,獲得現場參與者的廣泛好評。

活動一開始,主持人便直擊核心議題,引導在場家長重新審視情緒的價值。主持人提出,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執著于“管理”或“控制”負面情緒,卻忽略了情緒本質是傳遞內心需求的“信使”,其出現正是為了提醒人們關注那些未被滿足的心理訴求。而本次幸福課堂的核心目標,就是帶領大家開啟向內探索的旅程,學會傾聽情緒背后的真實聲音。
在心理咨詢師孔老師的專業引導下,家長們圍坐在一起,借助趣味十足的心理卡牌和情境模擬桌游,圍繞親子關系、家庭壓力以及個人成長等多個熱點話題展開深入交流。現場一位媽媽在分享環節有感而發:“當我抽到‘焦慮’這張情緒卡時,有很多心里話想傾訴。在孔老師的引導下,我才慢慢意識到,這份焦慮背后,藏著我對孩子未來的‘安全感’需求,還有對自身教育能力的‘自信心’需求。”這種將抽象心理議題轉化為具象化體驗的方式,讓家長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逐漸放下顧慮、敞開心扉,成功實現了從單純“評判情緒”到主動“探索需求”的認知轉變。
除了集體參與的桌游沙龍,活動還特別設置了保密性質的一對一專業個案輔導環節。該環節中,不少孩子在沙盤游戲的趣味互動中卸下心理防備,主動向孔老師訴說成長的煩惱與困惑。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孔老師耐心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成長建議,用專業力量為孩子們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此次心理關懷活動不僅向社區居民普及了科學的情緒管理知識,更是秣陵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推動社區支持網絡構建的一次生動實踐。通過活動中的互動交流,家長們不僅深化了對自身情緒的認知,也在彼此分享中增進了理解,悄然織就起一張緊密的社區情感聯結網。
秣陵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后續將持續深化家庭教育相關服務,不斷豐富活動形式、拓展服務內容,為社區家庭發展與文明建設持續注入心理健康“新能量”,全力營造理解包容、互助共成長的溫暖社區共同體,讓更多居民從中受益。(通訊員付久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