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遇見自然,打造沉浸式文旅體驗
“我們從鎮江專程趕來,就為看金帥的現場演出!”大學生陳琳展示著剛做的國風妝造,興奮地舉起手機自拍,“這里既能聽音樂,又能體驗這么多項目,太值了!”
主舞臺前,歌手蔣晉禹的歌聲引發全場大合唱,觀眾隨著節奏揮舞手臂。舞臺不遠處的草坪上,市民杜先生正在給孩子和身穿玩偶服的工作人員拍照:“這種形式特別好,孩子玩得開心,大人也能放松地聽聽音樂,很不錯。”
林蔭道上,二次元COSER與游客熱情互動;萌寵區內,孩子們喂食小鹿的歡笑聲此起彼伏;咖啡品鑒區前,揚州大學學生賀靖端著剛完成的拉花拿鐵滿意地說:“在音樂節里學做咖啡,這種跨界體驗很新穎。”
“盡管有點小雨,僅首日就接待游客近4000人次,二次消費占比顯著提升,充分證明了‘音樂+’模式的吸引力。”音樂嘉年華現場負責人陸逸卿介紹。

一票聯動全域,小票根激活大消費
“我們這兩天接到的預訂電話,七成以上問了音樂節票根優惠。”在揚州東高鐵精英酒店,前臺經理忙得不可開交,“周末入住率比平時提高了20%。”來自南京的游客張曉寧辦完入住手續后笑著說:“看完音樂節住一晚,第二天再免費去鳳凰島公園逛逛,這張票根幫我們省下了不少預算。”
這樣的“票根聯動”并非個例。據生態科技新城文旅部門介紹,本次嘉年華聯合了近二十家商戶,涵蓋游玩、住宿、餐飲、研學等類型。游客憑票可免費游覽鳳凰島生態旅游區、印象館萌寵紀,并在多家酒店、餐廳享受優惠。
“午市和晚市上座率明顯提升。很多游客拿著票根來吃飯,我們也特意推出了限定套餐。”冶春萬福里青年街區店石經理介紹,這場音樂嘉年華帶動了整體客流,“不只是我們,整個街區的商戶都感受到了這股消費熱潮。”
這份聯動不僅惠及游客和商戶,也為小眾業態注入活力。半邏灣·香草園萬物研學社的陳小軍表示,憑票消費八折的優惠讓研學項目接待量翻倍:“文旅聯動讓小眾業態有了更多曝光機會”。
資源深度融合,探索文旅發展新路徑
“票根不只是入場憑證,更是區域文旅資源的整合媒介。”新城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七河八島區域擁有獨特的河島生態資源,通過“音樂+露營+市集+體驗”的模式,正推動從“單點游覽”向“全域體驗”轉變,“希望通過這類活動,吸引更多市民游客走進來、留下來、還想來。”
在親子互動區,帶著孩子參加“三國小少年挑戰”的李女士感慨:“從音樂、運動到萌寵、手工,這里滿足了不同年齡層的需求,我們一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樂趣。”
這場音樂嘉年華,既是文藝展演,更是一次在地文化與消費場景的融合實驗。國潮妝造區排起長隊,年輕人穿漢服、執折扇,在林間拍照;親子互動區,孩子們歡笑聲不絕于耳。
一張票根,串聯起整片區域的文旅資源。近年來,新城持續推進“農文體旅”融合發展,連續3年開展“音樂+”活動,借助七河八島生態本底,結合音樂、市集、運動、親子等元素,打造“輕度假”品牌,受到市民游客的一致好評。
夜幕降臨,舞臺上燈光漸起,歌聲再次回蕩在繁花嶼。這場以音樂為媒、以票根為紐帶的嘉年華,不僅點燃了初冬的消費熱情,更勾勒出新城文旅融合發展的創新路徑——用優質內容吸引人,用多元體驗留住人,用全域聯動溫暖人。
記者 劉西伯 鄭露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