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王曉晴 吳愛民 記者 李子璇)淮陰侯韓信故里、“明代第一陵”明祖陵、洪澤湖古堰、林則徐治水紀念碑、蔣壩古鎮、方特主題樂園……這些景點串珠成鏈,都在淮安全長164.115公里的洪澤湖旅游公路上,湖光山色相映,觀景平臺、公路驛站圈粉無數,成為游客定格美景的網紅打卡點。

11月12日—13日,現代快報記者隨著2025年“我家門口那條路”主題宣傳活動江蘇省淮安市洪澤湖旅游公路采訪團,循著洪澤湖旅游公路的脈絡,沉浸式感受洪澤湖旅游公路從“通途”到“富路”的蝶變。此條洪澤湖旅游公路,也是淮安迄今單體投資最多、體量最大的農村公路項目,更是“公路+”融合發展的典范之作。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條美麗公路先后入選了2024年全國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10件大事、江蘇十條農路自駕游線路和2025年度全國美麗公路和交通與旅游融合創新項目,成為交通與文旅、生態、產業融合的典范。

沿線特色農莊、現代民宿以及小龍蝦、大閘蟹、螺螄等漁業基地蓬勃發展。自“四好農村路”建設推進以來,淮安農村公路建設成績斐然。調研途中,“建、管、養、護”一體化的匠心養護模式讓人印象深刻。從公路養護智慧管理的常態化保障,到“公路醫生進鄉村”黨建聯合體的專業守護;從路況自動化檢測全覆蓋,到危橋動態清零的民生承諾,淮安交通部門始終以優良路況守護出行安全,PQI值與優良路率持續高于省市考核目標。

“十四五”以來,淮安市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投資39.95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1043公里、橋梁154座,實施安防工程5533公里。當前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2423公里,位列全省第四。實現規劃發展村莊雙車道四級及以上公路通達率100%,讓特色農業、鄉村旅游等新業態在路邊扎根結果。

從親水臨水的生態廊道到串聯美景的旅游大道,從守護安全的防汛通道到帶動致富的民生之道,淮安交通部門始終以“暢、安、舒、美”為承諾,書寫著“一路通則百業興”的時代答卷。
(通訊員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