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蟹肥膏滿。“近幾天預訂電話絡繹不絕,到店買蟹的新顧客比往日翻了幾倍。”廣州市海珠區南洲北路東澗陽澄湖大閘蟹專賣店負責人嚴良保說,連日來,他頻繁奔波于機場與專賣店之間,忙著對接大閘蟹提貨事宜。
3天前,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和蘇州農發集團剛在廣州聯手舉辦陽澄湖大閘蟹專場推介活動。在活動的影響和帶動下,兼具品牌底蘊與時令鮮味的陽澄湖大閘蟹,進一步在大灣區“出圈”,成為嶺南秋日餐桌上的“時令主角”。

一場推介會帶來“大流量”,有何淵源?
“推介會的新聞報道剛發出來,就有好多人私信來問我們授權專賣店地址、哪里可以買到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等具體細節。”南方報業一位媒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本次推介會,吸引了十多家粵、港媒體對陽澄湖大閘蟹銷售渠道、價格等市民關心的問題進行密集報道。廣東獲授權的129家陽澄湖大閘蟹專賣店和銷售店,近幾日銷量均有較為明顯的增長。
如今,膏滿黃肥的陽澄湖大閘蟹已全面登陸廣州市場。從品牌專賣店、連鎖生鮮超市,到線上零售平臺、知名酒樓,陽澄湖大閘蟹陸續上架待售或登上“時令菜”推薦菜單。嚴良保告訴記者,通過對當地十多年市場的觀察發現,廣州消費者認品牌、愿意為品質買單。而廣州食客“不時不食”的飲食哲學,與陽澄湖大閘蟹的產地蘇州不謀而合。
“廣東是陽澄湖大閘蟹重要主銷區之一,129家授權專賣店和銷售點的數量位列江蘇之外前三甲。”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2025年輪值會長龔文龍介紹,在廣州舉辦專場推介活動,既是回應當地市民的青睞,同時也為供港澳市場增添熱度。
在廣州推介活動中,順豐集團宣布推出陽澄湖大閘蟹深港跨境自提服務,在深圳多個口岸設立供港自提點,這也是陽澄湖大閘蟹首次通過該模式進入香港市場。順豐集團蘇南特色經濟宣傳負責人唐蘭表示,香港市民當日16:00前下單,次日即可到提貨點自提。目前已在香港市民往返最密集的福田、羅湖、蓮塘、深圳灣、蛇口等核心口岸完成精準布點,每個自提點配備專業級冷凍儲藏設備與長效冰瓶溫控系統,以確保暫存期間的品質維持。
大閘蟹在大灣區“出圈”,靠啥加持?
“去年受陽澄湖大閘蟹的出產量限制,供應商只分配到約2000只,反觀今年首批6箱已有約800只,預計最終供應量將超過去年。”香港蟹商陳先生透露,雖然有酒樓近日提出預訂陽澄湖大閘蟹,但他考慮到供應量有限,暫時只向顧客出售。他期望明年增加供應量,同時通關手續更順暢,讓更多人有機會購買。
陽澄湖大閘蟹的熱度,由此可見一斑。作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陽澄湖大閘蟹早已是蘇州的一張“金名片”。依托獨特的地理環境與人文積淀,歷經數千年歷史浸潤、數百年文化傳承與數十年養殖探索,一只蟹已發展成涵蓋養殖、銷售、深加工、餐飲、文旅等多領域的350億級完整產業鏈,帶動沿湖10萬群眾就業致富,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
龔文龍認為,陽澄湖大閘蟹能在外地市場持續走紅,離不開深厚的文化積淀、獨有的口感與海內外食客的地域情懷,更得益于養殖水平的提升、產業渠道的拓寬、品牌建設的強化與文旅融合的推進。還開發熟醉蟹、蟹黃醬、蟹黃包等深加工休閑食品,以及螃蟹掛件、玩具等文創產品,滿足多元消費需求。
此次赴穗推介,也是蘇州農產品主品牌“時味蘇州”亮相廣東的重要活動。蘇州農發集團下屬蘇州市特色農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欣鄂介紹,“時味蘇州”作為蘇州農產品主品牌,遵循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聯農帶農原則,以“平臺化運作、實體化運營、生態化發展”為定位,聚焦“基地如何連、市場如何拓、品牌如何推”,計劃用3年時間推進全市域、全渠道、全產業鏈運營,構建具有高知名度、高溢價能力和高市場競爭力的“1+N”農產品品牌體系,推動蘇州農產品優質優價,這也為陽澄湖大閘蟹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面向更大消費市場,如何走得更遠?
陽澄湖大閘蟹還通過網絡平臺“爬”上了更多地域的餐桌。“今年公司加強與京東、抖音等頭部平臺合作,引入優質帶貨團隊,推動原產地直銷與直播電商深度融合。”蘇州市特色農產品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梨介紹,線下還與盒馬、山姆等會員制超市達成戰略合作,覆蓋更多生鮮消費場景。
如何買到“如假包換”的陽澄湖大閘蟹,是各地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成為每年市場的討論焦點。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新聞辦主任姚水生介紹,消費者掃描防偽蟹扣背面的二維碼,即可進入AI識別程序查看詳細防偽信息。新版防偽蟹扣采用鉆石光刻、熒光防偽、防偽二維碼、點讀語音識別四項技術。除了“一蟹一扣”,今年還新增“一箱一貼”的雙重防偽措施,包裝盒上的防偽標貼搭載防偽二維碼、激光刮刮銀、全息激光防偽標簽、進口核心技術、熒光防偽五重防護。
品質把控同樣毫不松懈。今年陽澄湖大閘蟹湖區圍網養殖面積1.57萬畝、高標準池塘養殖面積6.79萬畝,總面積達8.36萬畝,總產量預計超1萬噸,較去年增加450噸。養殖過程中,每畝水域投放蟹苗約800只,成熟期將捕撈出600只供應市場。為落實品質管控,協會按每畝600個的數量發放防偽蟹扣,并據此配套發放帶防偽標貼的包裝盒,確保“一企一證,一戶一卡,一蟹一扣,一店一碼,一箱一貼”,從源頭保障消費者權益。
(蘇報記者 王安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