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1日,第91屆全國藥品交易會攜手2025中國國際健康營養博覽會秋季展,在河西集團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新技術、新成果層出不窮,新消費、新業態活力四射,記者在探展時發現,“新”成為這場大會的關鍵詞。
新消費,“新中式養生”走紅
艾草水泡腳、艾草熱敷熱灸等相關帖子在社交平臺爆火;被稱為“中式帕梅拉”的八段錦,跟練視頻播放量輕松破千萬;辦公桌上擺放著養生食材……曾經,“康養”一詞基本專屬于中老年人。如今,青年群體也不遑多讓,爭相加入“養生局”,成為健康消費的生力軍,打開個性化、品質化商業新空間,帶來新的消費增長點。
在南京中山制藥有限公司展位上,兩位工作人員正在鏡頭前直播,中藥面膜、藥食同源膏方、中藥益生菌等一一出現在鏡頭前,“我們這款瑩潤金箔面膜選用中藥材藏紅花融入國家級非遺南京金箔鍛制技藝,經科學配比合成賦活成分,能提升皮膚彈性,平滑紋路;枳術加入專利菌株,中藥益生菌固體飲料能調節腸道生態,平衡腸道菌群;輕養茯濕膏加入茯苓、赤小豆、五指毛桃等精品藥材,其中茯苓添加量達40%,可以健脾祛濕……”
古老的中醫藥有了時代“流量”,背后離不開產學研的“托舉”。
作為中山制藥旗下新型研發機構和南京首家中藥產業方向新型研發機構,江蘇中藥產業研究院依托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產業化與方劑創新藥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共同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專注于中藥日化用品的研發、生產和應用的生物醫藥創新企業南京默大免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現代中藥種植養殖示范基地寶華資源循環利用科技(江蘇)有限公司,致力于傳統中藥現代化技術提升研究的南京弘景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鶴齡名中醫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醫患一體智慧中藥藥事服務平臺等都在這里孵化成長。
新技術,廠房飄出“數字藥香”
“滴滴、滴滴……”在煎藥中心,此起彼伏的提示音從智能煎藥機里發出。
2022年,南京醫藥下屬南京鶴齡藥事服務有限公司與中山制藥合作的智能化柔性中藥湯劑煎制基地正式投產,廠房內飄起“數字藥香”,煎藥不用再苦苦“煎熬”。基地實行網絡互聯互通,煎煮全程可追溯,讓中藥煎煮實現全流程、可監控、自動化作業,實現接方、審方、配方、煎煮、包裝、配送的全流程一條龍服務。制劑生產全程采用智能化數據監控,醫院和患者可以實時查詢處方煎藥進度。
掌握“青春密碼”的還有成立于1998年的金陵藥業,在其展臺,一些觀眾認真觀看著展板上脈絡寧口服液、脈絡寧注射液等產品的介紹。
脈絡寧,制作需要用到牛膝、玄參、石斛、金銀花等4種核心藥材,而它就像一位“血管清道夫”,能夠擴張血管,增加血液流速,改善血液循環,而制作這款藥的金陵藥業為自己找到的“脈絡寧”則是創新。
金陵藥業南京金陵制藥廠脈絡寧車間職工張丹聽老一輩工人說過,昔日脈絡寧針劑車間僅由簡陋的平房組成,燈檢師傅屈指可數,每日檢測的瓶數不超過3000,且返工現象屢見不鮮,“包裝師傅靠手工為脈絡寧注射液印字,每人配備一盒印泥,手工滾印。”
如今,金陵藥業建立起了科技創新中心,走上創新之路。
“十四五”期間,公司新增發明專利授權超40項,覆蓋新化合物、制劑工藝、檢測方法等多個關鍵環節。獲批2個省級研發平臺、1個市級研發平臺,并成立南京大學醫學院宿遷醫學研究院。近年來,公司研發經費投入始終保持15%的年均增長率。去年,其“中草藥葡萄糖傳感用類神經網絡自粘附納米纖維電極的可控構筑及增敏檢測機制研究”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面向藥物及制劑復雜系統基礎數據新模型建立及應用”項目獲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基礎研究成果獎”一等獎。
在南京經開區,金陵藥業南京金陵制藥廠廠房迎風而立。作為南京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鏈鏈主單位,金陵藥業擁有醫藥和醫康養護兩個產業平臺。醫藥板塊具備脈絡寧注射液、速力菲等近百個品規的中西藥品生產能力,醫康養護板塊現控股4家綜合性醫院和1個醫康養護一體化項目,形成集種植、檢測、研發、生產、銷售、醫療、康復、養老、護理、互聯網醫院等于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鏈。
新探索,做好“病號飯”“救命糧”
在南京和美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位上,一名醫院采購人員正在向展臺上的工作人員了解企業研發、生產的特醫食品。
對大多數人來說,特醫食品可能是個略顯陌生的詞匯。特醫食品全稱為“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雖冠以“食品”之名,它卻不折不扣起到“藥”的作用,與臨床營養治療密不可分,對一些罕見病患兒而言堪稱“救命糧”。
“通俗地說,特醫食品其實就是‘病號飯’‘病人的口糧’。它的生產標準要高于保健品,低于或等于藥品。”公司營銷部經理蔡喬云舉例說,比如尿毒癥患者日常要服用α-酮酸片,如果再配合低蛋白飲食(特醫食品的一種)共同治療,那病人的指標就會變好,可以有效減緩腎功能喪失的進程。
如何讓艱難前行的罕見病患者吃得上、吃得起、吃得足“救命口糧”?
2016年,南京和美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成為國內探索特醫食品發展的首批企業之一。企業設立了獨立研發機構,自建相關生產車間,并快速組建了一支由食品、藥品、營養學等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研發團隊,并與南京醫科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和行業專家加強合作,不斷進行產品迭代創新。目前,其車間生產線的年產能已經達到30萬盒,實現產值4000萬元以上。企業通過自主研發與創新,不斷研制和開發功能性營養食品,涉及孕產婦、老年康復、腫瘤及腎病等各個領域,并獲得江蘇省內首張孕產生產許可證。
從“新中式養生”的潮流涌動,到智能制造的精準高效;從老牌藥企的創新轉型,到特醫食品的暖心守護——南京醫藥企業用創新詮釋“青春”內涵,以科技引領產業未來,持續守護人民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