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常州市新北區魏村街道青城工業園圍繞"創新突破、示范引領"的發展定位,全面完成提質增效各項任務,成功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功能載體。園區堅持"布局集中、產業集聚、用地集約"原則,以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和資源優化為抓手,實現畝均稅收同比提升30%,特色產業集聚效應顯著增強,產業生態培育成效突出,國家級產業集群建設扎實推進。
園區創新采用"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雙輪驅動模式,強化政策服務支撐并發揮市場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設立專項研發激勵基金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模式升級,促進傳統產業改造與新興產業培育協同發展。建立企業分級評價體系,實施差異化扶持政策,對優質企業加大資源傾斜,對低效企業開展精準幫扶,資源配置效率顯著提升。構建政企社三方協同機制,形成高質量發展強大合力。
在產業載體建設與項目招引方面,園區著力打造產業集聚度高、創新能力強、功能配套完善的優質平臺。重點招引科技型中小企業項目,鼓勵本地企業家返鄉創業;系統梳理符合"龍城英才"標準的創新創業人才,建立動態返鄉創業人才庫。整合現有產業載體資源,完善企業載體圖紙及關鍵配套數據,形成標準化檔案手冊支撐精準招商。通過摸排企業租賃期限,制定優質項目落地倒排計劃,推動"騰籠換鳥"提速增效。
在安全環保治理方面,園區推進"危污亂散低"綜合治理,完成24家涉噴漆企業分類整治:14家完善環評手續或提交自查報告(6家補辦環評中,6家完成總量平衡待審核),10家分類處置(4家搬遷、1家拆除噴漆工段、5家停產整改)。嚴格企業準入標準,提供安全"三同時"指導,確保消防設施達標并定期組織演練。建立常態化安全環保督查機制,嚴厲打擊違法行為,提升安全治理水平。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園區推進市政設施升級改造,實施青城西路高標準改造、五菱路及青城東路智慧路燈全覆蓋項目,啟動豐收路新建工程。這些項目改善了路網體系,提升了市政配套功能,為企業提供優質硬件支撐,增強招商引資競爭力,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通過安全環保與基礎設施協同提升,構建起"軟硬結合、標本兼治"的現代化園區治理格局。
在稅收監管與激勵機制方面,加強稅收繳納監督,杜絕逃稅漏稅行為。嚴格落實項目準入審核機制,明確投資強度、納稅強度等標準,簽訂投資監管協議。對未達協議要求的租賃單位,限期補足投資額、納稅額或無償騰退,保障園區更新工作落實。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青城工業園將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現代化產業體系。通過強化產業鏈生態建設、優化全周期企業服務、完善高質量發展長效機制,打造"創新活躍、產業高端、綠色集約、開放協同"的現代化產業示范園區,為常州建設"國際化智造名城"和新北區打造"城市新中心"作出更大貢獻,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園區實踐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