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鹽城市濱海縣立足黃海之濱的資源稟賦,深入踐行“千萬工程”經驗,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靶向發力推進“整治提顏值、產業增內涵、治理促長效”,讓鄉村既有“外在美”的賞心悅目,更有“內在魂”的厚實底蘊,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和美鄉村建設之路。
全域整治強基礎,顏值品質雙提升。該縣通榆鎮以“全域整治+示范創建”為抓手,錨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目標,統籌鎮村空間優化,全年完成近500戶房屋拆遷,新增耕地200多畝,為鄉村發展拓出廣闊空間。依托“特色街區”建設,完善“一校四中心”服務架構,配套文化廣場、便民超市、養老服務站等公共設施,讓村民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服務。
積分治理激活力,產業筑基穩增收。陳濤鎮創新推出“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將庭院美化、垃圾分類、秸稈禁燒等納入管理,村民可憑積分在“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用品,讓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同時緊扣“產業興則鄉村興”,該鎮以“陳濤山芋粉絲”國家地標產品為依托,新建紅薯粉絲產業孵化基地,推動手工作坊規模化生產,力爭三年內產值過億元。
生態打底融農旅,田園客廳引客來。該縣農業園區聚焦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創建,以“生態打底+農旅融合”打造宜居宜業新標桿。園區深化農村生活垃圾、污水及畜禽養殖廢棄物治理,壓實河長制責任,構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水系。實施“豐收大道—火箭路”提升改造工程,打造老梨樹景觀帶,串聯黃河故道沿線果園,形成“春賞花、秋摘果”的生態休閑帶。
此外,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垃圾堆積、設施老舊、環境雜亂等環境痛點,濱海縣以“全域覆蓋、不留死角”為原則,廣泛開展“清臟、治亂、增綠”專項行動。行動中,工作人員與村民緊密協作,逐一清理房前屋后的亂堆雜物,集中拆除影響村容的殘垣斷壁;同時推進鎮村道路硬化改造,完善污水管網鋪設,在道路兩側與閑置地塊栽種適宜的綠化苗木,并增設太陽能路燈,讓鄉村環境逐步擺脫“臟亂差”的舊貌,朝著“潔凈美”的方向穩步轉變。
環境蝶變繪新景,和美鄉村入畫來。濱海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擦亮生態底色、厚植產業根基、激活治理效能。一個個宜居宜業的幸福家園正在黃海之濱次第綻放,為全縣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不竭動力。
通訊員 王瑾 顧元慶 李鎣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