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王玉星
10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北京閉幕。這一萬眾期待、舉世矚目的歷史性盛會,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處歷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眺望“十五五”,宏偉藍圖鼓舞人心,激勵億萬人民用新的團結奮斗創造出新的歷史偉業,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更加絢麗的新篇章。
闊步前進向復興,團結奮斗譜新篇。“十四五”時期,國內生產總值接連跨越110萬億元、120萬億元、130萬億元三個大臺階,前4年平均增速達5.5%,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2024年糧食總產量突破1.4萬億斤,較2020年增產740億斤,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500公斤,高于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建成運營,中國空間站“天宮”全面建成運營,國產大飛機C919實現商業飛行,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達到24個、連續3年位居全球第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掌舵領航,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團結奮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壯闊征程上邁出了堅實有力的一步。實踐充分證明,只要在黨的領導下全體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戰勝不了的挑戰,就沒有成就不了的偉業。
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一以貫之的主題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僅彰顯始終不渝的初心,也見證接續團結奮斗的足跡。特別是“十四五”時期,面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變亂交織,我國經濟頂住了壓力、增加了規模、提升了質量,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更加絢麗的新篇章筑起最堅實的基座。今天的中國,在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團結奮斗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中國式現代化已經展開壯美畫卷并呈現出無比光明燦爛的前景。
一路篳路藍縷、充滿艱辛,一路豪情滿懷、凱歌高奏,我們靠團結奮斗創造了輝煌歷史,還要靠團結奮斗開辟美好未來。“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的階段性要求,激發14億多中國人民只爭朝夕、永不懈怠的奮斗精神,凝聚勠力同心、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把“十五五”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戰略舉措規劃好實施好,將有力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嶄新局面。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的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相信眾志成城、團結奮斗,中國的明天將更加美好。
時間的車輪永不停歇,奮斗的腳步永遠向前。中國式現代化有目標、有規劃、有戰略,五年規劃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為大國發展錨定坐標、主軸和方向。“十四五”即將收官,“十五五”新程將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讓我們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涵養“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展現“風雨無阻向前進”的堅韌執著,團結一心、不懈奮斗,向著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闊步邁進,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王玉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