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村里還專門派車接我來赴宴!”重陽節前夕,泰州市姜堰區白米鎮馬溝村95歲村民高鳳英坐在“百壽宴”的餐桌旁,臉上滿是笑意。幾天前接到村里邀約時,因腿腳不便,她一度以為沒法參加這場老伙計們的聚會,“村里想得太周到,心里暖烘烘的!”

當天,和高鳳英一樣享受這份 “特殊待遇” 的,還有馬溝村179位80歲以上的老人。這場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百壽宴”,不僅成了老人們共敘溫情的“樂園”,更在鄉村間播撒下尊老敬老孝老的種子,催生出和諧養老的時代新景。
一場宴席,讓老伙計們“心貼得更近”
“百壽宴” 現場,鮮花點綴的餐桌旁,老人們三三兩兩圍坐,有的舉著手機與“祖國大好河山”背景板合影,有的嘮著家常、分享生活趣事,笑聲此起彼伏。

80多歲的王老漢剛從廣州趕回來,為了這場宴席,他特意讓家人陪著回到馬溝村。“前兩屆都錯過了,這次說啥也不能‘落單’!” 他說,在外地幫著帶重孫時,心里總惦記著村里的老伙計,接到邀請函的那一刻,歸心似箭。
村民楊粉英的心愿同樣迫切。連續參加過兩屆“百壽宴”的她,今年因中風被子女接到城區照顧,本以為要與宴席失之交臂,可接到邀約后,她反復跟子女“爭取”。最終,女婿和女兒拗不過她,專程送她回村。“和老鄰居們聊聊,比啥都開心!” 楊粉英笑著說,言語間滿是滿足。
多年未見的老友重逢話舊,同齡伙伴分享晚年樂事,80多歲的年紀,卻有著30多歲的熱情,這場“大家庭”的聚會,讓老人們的心緊緊貼在一起,也讓鄉村充滿了煙火氣與溫情。
一種傳承,讓孝老風“吹遍全村”
“辦‘百壽宴’,就是要把尊老敬老孝老的傳統美德傳下去,讓村里的老人們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馬溝村黨總支書記曹小軍的話,道出了活動的初衷。

宴席上,老人們聊的不只是家常,還有村里的文明故事,這些故事悄悄改變著村民的心態。村民朱某某就是其中之一。以前,他遇事愛 “鉆牛角尖”,自家開的百貨店碰上鎮里重點工程需要搬遷,他起初堅決不同意。“后來參加了‘百壽宴’,聽著大家說村里的變化、干部的付出,再加上村干部一次次上門跟我談心,我才明白,不能只盯著自己的‘小九九’。” 朱某某說,思想轉過彎后,他主動找到村書記,表示只要村里需要,愿意無償搬遷。
這樣的轉變,在馬溝村并非個例。村民錢某某以前對父母態度有些生硬,參加“百壽宴”時,聽著宣講的文明家庭故事,他深受觸動:“父母把我拉扯大不容易,我得好好孝順他們。” 如今,他不僅對父母體貼入微,還主動爭當“文明戶”,用行動傳遞孝心。
孝老愛老的風氣,正在馬溝村悄然蔓延。80多歲的馮慶懷老人說,現在村里哪家有紅白喜事,兒媳都會提前備好紅包,“催” 著他去參加,“孩子們孝順,村里氛圍好,咱老年人的日子越過越舒心!”
如今的馬溝村,尊老敬老孝老已深入人心,“文明戶”的示范帶動,讓全村的“家風”悄然蝶變,鄰里更和睦,鄉村更和諧。
一股暖流,讓愛心“傳遍全鎮”
馬溝村的“百壽宴”,不僅溫暖了一個村,更帶動了整個白米鎮傳統美德的傳承與弘揚。

今年的“百壽宴”現場,白米鎮對包括馬溝村在內的9戶文明家庭進行了表彰,還為16家愛心企業授牌。“我們就是要通過這樣的活動,帶動全鎮4萬群眾都來做文明人、行文明事。” 白米鎮副書記李婷說。
為了讓文明之風更深入人心,白米鎮還精心挑選了9 個村的10個文明家庭故事,在“百壽宴”現場宣講。這些故事,就像一顆顆種子,在全鎮生根發芽——先鋒公益團隊遠赴山西、云南,投資蘋果種植、中草藥種植項目,既助力當地鄉村振興,又通過泰州的展銷活動幫山區農產品 “出山”;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加入公益行列,用實際行動傳遞愛心。

此外,白米鎮還依托道德學堂、百姓大舞臺等平臺,持續宣講全鎮尊老敬老孝老的典型事跡,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共鳴。“學典型、當典型”的熱潮,在白米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一批又一批文明家庭、身邊好人不斷涌現,每個家庭的暖心故事,都像一首歌,唱響著新時代的美德新風。
“傳承好家風、弘揚社會公德,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我們要讓敬老、愛老、孝老,成為白米鎮和諧幸福的‘專屬標簽’。” 泰州市姜堰區白米鎮黨委書記丁小虎表示,未來,白米鎮將繼續以這樣的暖心活動為載體,讓傳統美德扎根鄉村,讓文明之風吹遍每一個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