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田間地頭仍是一派繁忙景象。當前連云港市海州區“三秋”生產已進入收尾沖刺階段,截至11月18日,全區26.5萬畝水稻收獲進度達90%,小麥搶播進度71.5%,預計本周可全面完成“三秋”各項任務。面對前期持續陰雨、強降溫等不利天氣帶來的挑戰,海州區精準對接農業生產需求,邀請技術專家深入田間地頭“傳經送寶”,以“一對一”指導破解生產難題,讓農戶在關鍵節點吃上“定心丸”。

“胡專家,你快幫我看看,這剛收的稻谷有點潮,要是天再不好,會不會發霉?。俊?1月14日上午,新壩鎮水稻種植戶開愛波圍著農業技術專家胡曙鋆,滿臉焦急地詢問。近期頻繁的陰雨天氣讓不少農戶面臨糧食晾曬難題,胡曙鋆彎腰抓起一把稻谷,仔細查看濕度后說道:“別急,現在要抓住每次晴好窗口期搶收,收割后直接拉到烘干中心,咱們全區有31處烘干點,能實現集中烘干,儲存時再注意通風,絕對能保住好收成!”隨后,他還手把手教農戶如何檢查糧食濕度,避免霉變損失。

在大屯村的一片小麥播種田,泥濘的田埂上留下了專家們的足跡。由于前期降雨較多,部分地塊出現瀝澇,剛播下的小麥種子面臨出苗不齊的風險?!斑@塊地土壤持水量太高,得趕緊疏通邊溝和腰溝,降低田間土壤墑情!”專家團隊蹲在田邊,用工具撥開土層查看墑情后,當場開出“技術良方”,“冬小麥播種深度控制在3~5厘米,密度每畝18萬~22萬株,用履帶式旋耕機翻整,既能避免陷車,又能讓土壤疏松透氣,這樣小麥出苗才齊、長勢才壯。”農戶們立刻按照專家的指導行動起來,農機轟鳴聲中,溝渠逐漸疏通,新一輪播種作業有序推進。
“以前遇到這種天氣,只能靠老經驗蠻干,現在有專家上門指導,心里有底多了!”連云港榮邦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農機手一邊操作農機,一邊笑著說,“專家不僅告訴我們怎么排澇、怎么播種,還教我們搭配農機提高效率,現在收割、翻整、施肥、播種一步到位,比以前省了不少力?!?/p>

據悉,為保障“三秋”生產順利推進,海州區早部署、早行動,于10月便成立了“三秋”指導服務小組,聯動各鎮街農技人員組建技術服務隊伍,持續開展田間巡查。截至目前,專家團隊與農技人員已深入全區11個鎮街,開展現場指導20余場,解決農戶咨詢的搶收搶烘、病蟲害防治、播種管理等問題百余件。技術服務的精準落地,不僅破解了不利天氣帶來的生產難題,更讓科學種田的理念深入田間地頭,為海州區秋糧豐產豐收和來年夏糧豐收筑牢了堅實基礎。
通訊員 徐歡 吳鵬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