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仰頭可見塔吊林立;建筑深處,建設者們繁忙施工;項目工地,鋼構拱橋節節攀升……重大項目是觀察經濟的重要窗口,而從這個窗口張望,去現場看看得更真切。
9月1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在鼓樓區舉行月度全市重大產業項目推進活動,記者深入現場,感受重大項目“拔節生長”,見證產業發展“拼”圖不斷刷新。

一線見聞:建設熱土、生機勃發
清晨剛下過一場雨,幕府山綠意浸染、蟬鳴悠揚。山北麓,總投資約27億元的幕府智谷項目現場,一片忙碌景象。
再過十幾天,創業板上市企業南京通達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達海”)就將正式搬入新家——幕府智谷的數字經濟總部園。園區由已建成的幕府智谷一期以及在建的幕府智谷二期部分地塊組成,其中一期作為科技企業孵化器,已入駐企業約160家。

“公司辦公環境越來越好。”南京通達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鄭建國笑著說。作為法律科技領域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達海旗下擁有數字法院、智慧公安、智慧政法等多行業法律大模型相關產品。
在項目另一部分的生物科技創新園,02-08科研、03-08商辦地塊已建成。當天,智能生物制造創新中心在這里揭牌。該中心由南京師范大學和鼓樓區合作共建,聚焦合成生物領域促進產學研融通創新,推動南京生命健康產業鏈向前端延伸。

在鼓樓區江邊路與建寧路交界口,今年2月正式開工的國網江蘇電力戰新產業總部基地(蘇電產業科創園)項目目前正在進行樁基施工,計劃2029年底竣工。現場,施工車輛往來穿梭。
從南京華貿中心寫字樓29樓望出去,雨霧中的玄武湖煙波浩渺,遠處的長江若隱若現。
華貿集團總裁劉軍表示,“我們把寫字樓的客戶作為商場的基礎消費群,同時商場給寫字樓又提供了相關的餐飲、商務接待的配套,讓商務綜合體里的業態互相引流,這樣就能形成有機生態融合。”
作為主城區新增唯一大型綜合體,總投資約80億元的南京華貿中心項目涵蓋精品購物中心、商業街區、國際超甲級寫字樓、公寓等多元業態。目前項目寫字樓、公寓、商業街區已竣工交付。其中,寫字樓部分于今年3月上市以來,已完成招商超3萬平方米,明年入住率有望達到85%以上。
產業觀察:質效并舉、集聚成勢
重大項目之“重”之“大”,不只在于項目分量、投資數量,更在于給產業帶來的影響。
“重”體現在趨勢,意味著科技引領力和核心競爭力。
幕府智谷的數字經濟總部園內,通達海迎來30歲生日。三十而立,搬入新家,企業也站在了新起點。“現在我們有了這個園區,希望能在這里聚集起法律、人工智能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形成產業集聚區。”鄭建國說。
生物科技創新園內,智能生物制造創新中心正把活細胞當作可編程的硬件,將自然的“限量版”變成滿足所需的“量產款”。
“中心將重點突破微生物資源的智能化創制與應用,挖掘改造具有工業應用潛質的非模式微生物,開發以菌種為核心的生物制造全鏈條設備,形成產業集群。”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和告訴記者,目前已有南京微康精準醫學科技、益一科技、修喵修勾科技、康科生物等企業入駐中心。
“重”體現在起到關鍵支撐作用,意味著經濟發展的壓艙石。
“這里未來將建成一個雙子樓,南樓32層,北樓22層,20、21層設有空中連廊,將兩棟建筑連接成一個整體。”國網江蘇電力戰新產業總部基地項目負責人戴陽指著繁忙的建設工地介紹說。
建筑連接,產業鏈鏈接。

國網江蘇電力產業辦二級職員田德勝向記者描述著這樣一幅景象:“項目將構建‘智能電網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能源綜合服務+科技成果轉化’四大產業集群,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促進智能電網領域高端人才集聚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融通發展,預計未來建成后將實現年產值100億元。”
“大”說明資源整合能力強,大型項目的建設運營能帶動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商業配套和人口集聚。
在調研中,記者看到的“大個子”——總投資約80億元的南京華貿中心,計劃打造以總部經濟為引領的高端現代服務業平臺。
劉軍告訴記者,目前寫字樓已入駐人造草坪行業龍頭企業共創草坪、A股上市公司科倫醫藥、中集集團旗下物流總部企業中集世聯達等17家企業。
保障賦能:精準服務、聚力前行
重大項目是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增長的“壓艙石”,是真正挑起大梁的硬支撐。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干。
今年以來,南京全市各板塊、各部門持續優化服務保障機制,疏解項目困難堵點,全力推動省市重大項目加快建設。

“南京市政府將南京華貿中心列為市級重大項目和城市更新標桿,成立了專項服務專班,優化審批流程,高效解決建設問題。同步升級基礎設施,強化商業生態,積極導入產業資源,推動高端產業集群和首店入駐,助力項目不斷成長。”劉軍說,政府的支持,讓企業發展有底氣、信心足。
記者從南京市發改委了解到,省重大項目方面,54個省重大項目1—7月投資進度達67.7%,超序時進度9.4個百分點;市重大項目方面,500個市重大項目1—7月投資進度達67.1%,超序時進度8.8個百分點。其中,科創項目、先進制造業項目、現代服務業項目投資進度分別為78.2%、60.7%、84.1%。
稻菽飄香、豐收在望。重大項目猶如播撒的一粒粒種子,為“經濟大省挑大梁”注入了強勁的底氣和動力,為實現全年好、全年穩奠定了堅實基礎。
俯瞰今日南京,工地機械轟鳴,項目攻堅正酣,到處是忙碌的追夢者、建設者;合成生物、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總部經濟……越聚越多的“新興力量”,正在南京“跑步”前進。
南京日報 紫金山新聞記者 張甜甜 劉安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