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晚,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wǎng)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將在河海大學“開講”。這場思想盛宴,以網(wǎng)絡為筆、以實踐為墨,不僅回應著新時代青年的成長困惑,更指引著青春奮斗的前行方向。
以真理領航,指引逐夢青春征程。青春從來不止坦途一片,困惑與彷徨本就是成長的注腳。就像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中直面成長困境的青年群體,當代青年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十字路口抉擇時,同樣難免心生困惑。而“大思政課”正是用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困惑,用真理的力量引導方向。它不會回避青年在求職路上的焦慮、在價值選擇中的迷茫,而是通過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引領青年,幫助青年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讓他們明白:青春的“迷茫期”亦能蛻變?yōu)槌砷L的“黃金期”。青年處于“拔節(jié)孕穗期”,思想如成長中的青苗,需要從形式多樣、內(nèi)涵豐富的“大思政課”中補鈣壯骨、固本培元,涵養(yǎng)自信自強、剛健有為的精氣神。
以實干為筆,書寫青春奮斗答卷。青春的模樣是敢想敢為、愿為能為的無限可能。正如時代賦予青年的成長啟示:“奮斗的舞臺從無高低之分,在國家攻堅的前沿能綻放光彩,在基層服務的一線亦能書寫價值”,這一信念在“大思政課”中被生動詮釋。從清華大學鄉(xiāng)村振興工作站寶坻站運營負責人林澤汐躬身田埂間,把自己曬成“水稻黃”,用滾燙的青春汗水澆灌著鄉(xiāng)村振興的希望,到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陳堃源奔忙在創(chuàng)業(yè)路上,以不服輸?shù)钠磩艑懴聤^斗的篇章,再到河海大學學子懷著“治水報國”的赤誠初心,在攻克水利難題中踐行擔當——這些實踐早已印證,青春華章的落筆之處,永遠是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唯有深深扎根實踐沃土,青春理想才有向上生長的堅實根基。
以網(wǎng)絡聚能,奏響最美青春華章。思政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創(chuàng)新的表達方式,網(wǎng)絡則讓這份生命力跨越時空阻隔,將分散的青春力量匯聚成磅礴動能。“大思政課”突破傳統(tǒng)教室圍墻,以青年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思想教育“活”起來。從江西高校運用AI技術打造思政“智慧課堂”新范式,到同濟大學開設“人民城市導論”思政課,讓學生們從生活中感受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澎湃動能。針對學生特點,結(jié)合育人目標,不斷創(chuàng)新思政課實踐教學方式,既讓邊疆的堅守、基層的奉獻被更多人看見,也讓不同地域、不同領域的青年在思想共鳴中凝聚合力。當網(wǎng)絡搭建起跨越山海的橋梁,個體的青春微光便能匯聚成推動民族復興的洪流,讓青春力量在同向同行中釋放最大效能。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也是民族的希望。當“大思政課”的燈光在網(wǎng)絡空間亮起,這場思想的洗禮,能讓更多青年懂得:青春的華章,要用理想信念打底,用實干擔當落筆,在祖國的沃土上寫出屬于這代人的精彩答卷。而這,正是“大思政課”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真正意義所在。(殷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