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隊!江蘇隊!”
一周前,當泰州隊與南通隊在“蘇超”決賽中對陣時,南京奧體中心觀眾席上不少球迷發出這樣的吶喊。
視線掃過看臺,來自全省13個市的球迷各成陣列,條幅上的標語也各具地域特色,當中還有一句:“江蘇十三畫,個個美如畫。”
曾經,“散裝江蘇”的熱梗貫穿于整個賽程;在這個決賽之夜,江蘇整裝前行的底色卻更為清晰地展露出來。
——先說說賽場。
9月底,“蘇超”組委會就官宣將在南京奧體中心舉行決賽,彼時八強剛產生。泰州和南通晉級決賽后,有網友戲稱:“決賽是別人家結婚,在南京辦喜酒”。
其實,只有江蘇球迷懂得,南京奧體中心被稱作“圣奧體”的含義。13年前,同樣在這里誕生的中超上座紀錄保持至今。從職業聯賽的熱血澎湃到群眾性賽事的巔峰對決,這片綠茵場已然是江蘇球迷的 “精神主場”。
如今,“辦喜酒”的玩笑有了更深刻的意蘊:南京發揮省會的號召力,讓“十三太保”在決賽日有了“一家親”的團聚。
——其次看獎杯。
“鼎舉足球”冠軍獎杯,由南京藝術學院何方教授團隊設計,托起足球的旋轉條紋一共13根,寓意江蘇13城“擰成一股繩”。
而獎杯的制造過程,也是江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生動寫照:南京嘉翼數字化增材技術研究院負責設計定型,徐礦集團旗下威拉里公司采用航天級鈦合金材料3D打印成型。
南京的創意設計與徐州的硬核制造,在這座獎杯上完美配合,堪稱“江蘇智造”的一次實力見證。
——最后看場外。
“‘蘇超’決賽,阿南收了多少份子?”
本周三,南京官方向網友曬賬單:10月31日-11月2日,全市重點商圈和商業街區零售、餐飲、住宿等行業樣本單位實現交易金額26.2億元,同比增長20.1%。
單說比賽當日,除了優惠促銷不停歇,南京還拉上南通、泰州在銀杏里舉辦跟著“蘇超”去“讀城”,集合三地美食、老字號、非遺文創,引來客流超3萬人。
“為一場球,赴一座城”,在江蘇早已是常態。這種跨城消費場景的背后,是城市間從“同質化競爭”到“差異化互補”的轉型。
毫不夸張地說,“蘇超”決賽的一個個細節,或自然生發,或匠心凝聚,都在詮釋著“和而不同、協同共生”的發展智慧。
“我們萬眾一心,沖沖沖!”“團結的力量,能劃破蒼穹”……你聽!由江蘇籍作曲家卞留念創作的“蘇超”主題曲,唱響的不也是“團結拼搏”的主旋律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