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某大型商場的電動出行產品區,一款造型酷炫的中國品牌電動滑板車正不斷被消費者掃碼加入“購物車”。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國常州經開區,生產這款滑板車的常州花田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田鼠)的流水線正加緊運轉,以滿足海外訂單的持續涌入。
這并非孤例。在常州經開區,從寵物推車到智能家居,越來越多的“經開制造”正通過跨境電商這條“數字絲綢之路”,一鍵直達全球消費者的“購物車”,上演著經開智造出海的生動故事。
“小訂單”撬動“大市場”,寵物推車馳騁歐美
走進常州市邦達旅游用品有限公司的車間,縫紉機聲此起彼伏,工人們正為一批即將發往歐洲的寵物推車忙碌著。“下半年訂單不斷,加上歐美‘黑五’即將啟動,客戶還在持續追加。”總經理胡明的語氣里,透著忙碌的踏實。
邦達主要從事野餐墊等旅游用品出口,后因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傳統業務訂單“青黃不接”。胡明父親的一次日本之行,敏銳地發現了寵物經濟的潛力。“我們賭對了方向,但轉型的苦,吃了三四年。”胡明笑著回憶。

開始連復雜圖紙都看不懂,一款寵物籠就改版5次,近年來,邦達硬是靠著一股韌勁,完成了從旅游用品到寵物出行服務商的蛻變。然而,新的挑戰接踵而至:傳統渠道萎縮、電商沖擊、競爭加劇。
邦達也曾試水電商,卻因缺乏專業人才栽了跟頭。他們迅速調整策略:“我們是工廠,就做好工廠的事,把電商運營交給專業的人,我們做他們的‘后盾’。”
這個“后盾”做得極為扎實。客戶小至300只的訂單,邦達照接不誤;樣品兩天內交付;甚至為客戶提供從設計、選材到打樣的全鏈條服務。正是這種“小訂單、多創新、快響應”的模式,讓邦達抓住了跨境電商的“破局點”。“上個月有個客戶想改色,我們開發部半小時出圖,兩天內打樣,客戶當場下單。”胡明自豪地說。
如今,邦達服務著五六十家電商客戶,年銷售額超2000萬元,其產品不僅占據香港寵物出行用品20%的市場份額,更通過貿易商進入了德國最大連鎖超市奧樂齊。
精準“掘金”細分賽道,新能源電摩銷量猛增十倍
在花田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潞城的生產車間內,一臺臺智能電動滑板車正在抓緊組裝。
與邦達的轉型相比,花田鼠則選擇了一條更具“硬核”色彩的出海之路。當眾多企業扎堆電動自行車時,花田鼠將目光投向了更具個性的電動滑板車和林道電動越野摩托車。

起初接到的大多是代工需求,僅能賺取微薄利潤,這讓企業負責人很快意識到,必須打造自主品牌。于是花田鼠開始了技術提升之路,在便攜、安全、性能、智能化中尋找平衡點。“我們要找到不同模塊組合的最優解,比如保障安全前提下,能讓一個女生快速地打開和折疊車子。”企業銷售總監胡曉奕說,漸漸地,花田鼠打出了名氣。
有了品牌,如何打開出路?“觸網”是企業想到的關鍵戰略調整。
兩年前,企業通過阿里巴巴推進B端業務,與海外連鎖大型商超和專門店構建聯系,這讓花田鼠接到了更多海外訂單。然而從B端到真正使用的家庭客戶,還有一段消化期,市場反饋時效長。胡曉奕說,花田鼠想更直觀地了解用戶感受。于是去年底,企業同步在亞馬遜推出C端業務。“通過C端直接進軍家庭用戶,能得到更直觀的反饋,反向推動產品升級和新品開發。”胡曉奕解釋。這一策略成效顯著,旗下valtinsu品牌的新能源電摩業務增速驚人,半年多時間,單月銷售規模實現近十倍增長。
政策賦能與產業協同,打造跨境電商生態圈
在這股出海浪潮背后,是常州經開區乃至常州市精心構筑的跨境電商生態圈。全市跨境電商白名單內的常州萬林智能家居有限公司,其關聯企業常州中淘家具有限公司,正是這一生態的受益者。

在中淘的智能化生產車間,機械臂精準定位,封閉式打磨機自動切換砂紙。銷售部內,工作人員正用多國語言與海外買家交流,升降桌、餐柜等產品成為“心頭好”。
“跨境電商正在為智能家居產品‘出海’打開新局面。”常州中淘總經理陳加林介紹,公司從2021年轉向跨境電商,今年上半年出口額同比增長約20%。
陳加林透露,公司亞馬遜店鋪已經開啟,首批貨物已完成生產,正蓄勢待發,標志著其海外C端布局進入實操階段。
為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帶”融合發展,常州海關聯動產業促進會,精準施策,建立了跨境電商白名單制度,對白名單企業給予快速通關等便利化服務。在橫林鎮,500多家綠色家居企業正通過“綠色家居+跨境電商”的模式,集體搶灘海外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