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30.3億噸,日均裝車18.53萬車,同比分別增長3.4%、4.3%。這不僅是一組沉甸甸的數字,更是中國經濟血脈暢通、活力奔涌的生動注腳。鐵路物流產品持續優化升級,運輸組織更加暢通高效,為助力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保障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鐵路先行,筑牢經濟發展“生命線”。鐵路是國家能源保障的“穩定器”,其“點對點”運輸方案讓能源供應精準高效。今年以來,國鐵集團持續深化鐵路貨運市場化改革,優化產品供給,不斷提升鐵路物流能力效率和服務品質,持續抓好煤炭、冶煉物資、糧食等重點運輸項目,開辟綠色通道,確保高效送達。1至9月,國家鐵路發送煤炭15.53億噸,其中電煤10.56億噸,鐵路直供電廠存煤保持較高水平,冶煉物資、糧食發送量同比分別增長9.4%、10.8%。依托運量大、成本低的優勢,鐵路構建起貫通南北的物資通道,讓各類物資在萬里鐵道高效流動,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堅實支撐。
鐵路先行,打通區域協同發展“梗阻”。今年以來,多條新線投產與重點工程推進,不僅完善了全國路網布局,更讓區域發展迎來“加速度”。鹽泰錫常宜鐵路建成后,將在蘇北、蘇中、蘇南之間形成“2小時快速交通圈”;成達萬高鐵全線貫通后將進一步打通川渝東出的快捷走廊,為區域協同發展、民生改善按下“加速鍵”;杭衢高鐵進入聯調聯試階段,為浙西地區群眾提供一條快速出行的“幸福通道”。從西南山區到東北平原,從東部沿海到西部內陸,鐵路建設的“進度條”不斷刷新,一條條新線如巨龍蜿蜒,串聯起城鄉脈絡,為區域協同發展鋪就堅實通途,讓“流動的中國”充滿生機與活力。
鐵路先行,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的貿易往來日益密切。今年前三季度,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45萬列;中亞班列累計開行1.08萬列,同比增長22.8%;中老鐵路發送跨境貨物413萬噸,同比增長10.4%。這些數據的背后,是鐵路在國際物流中發揮的關鍵作用。中亞班列的持續增長,進一步密切了中國與中亞地區的經貿聯系,為區域經濟合作搭建了便捷的物流橋梁。中老鐵路則像一條黃金紐帶,有力促進了中老兩國及東盟國家的貿易往來和產業合作,讓互利共贏的成果惠及更多民眾。鐵路網絡的不斷延伸和運輸效率的持續提升,正在打破地域限制,促進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為世界經濟的復蘇和增長貢獻著不可或缺的中國力量。
國家鐵路的蓬勃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更是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動詮釋。展望未來,一條條奔騰不息的“鋼鐵巨龍”必將在服務國家戰略、賦能實體經濟、增進民生福祉的征程上,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道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