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10月12日,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河海大學啟動。這場活動以水為媒、以思為魂,為新時代青年上了一堂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溫度的大思政課,更昭示著,青春的熱血唯有融入家國洪流,方能奔涌出永恒的力量。
“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在河海人的青春敘事里,它是三峽大壩上的精準測量,是黃河治理中的科技攻堅,是鄉村田野間的節水灌溉技術,是一代代青年將“小我”融入“大我”的赤誠抉擇。這場大思政課以真實的奮斗為教材,讓愛國情懷從歷史深處走來,在當代青年心中生根發芽。
愛國情懷,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更是大思政課最鮮明的靈魂。啟動儀式上,那些浸潤著水韻情懷的奮斗故事,正是愛國精神的生動注腳。在南水北調工程中,河海科研團隊以“滴水不漏”的追求攻克13層樓高的輸水難題,讓長江之水跨越千里滋養北方沃土;在白鶴灘水電站建設中,河??蒲袌F隊用精準勘探和獨創方案,讓位于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的斷裂帶附近的水電站穩穩扎根高山峽谷。這些故事生動詮釋了習近平總書記“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的諄諄教誨。
奮斗姿態,是青春最亮麗的印記,更是大思政課最鮮活的內容。河海團隊研發的節水灌溉技術,已覆蓋全國超十分之一的水稻種植區,在黑龍江一地一年節約的水量可蓄滿18座大型水庫;從青藏高原的水文勘測到“一帶一路”的海外水電項目,凡有水處,皆有河海青年的堅守。這些成就背后,是三代科研人四十余年的接力攻關,是青年學子在實驗室里的徹夜不眠,是工程師們在工程一線的風雨兼程。正如大思政課所傳遞的真理:奮斗不是孤膽英雄的跋涉,而是薪火相傳的接力。
思政引領,是青春遠航的燈塔,更是強國征程的基石?!鞍亚啻喝A章寫在祖國大地上”活動,摒棄了刻板說教,用青年聽得懂、看得見、學得來的故事傳遞真理力量。在啟動現場,我們看到的是水利科技的突破,更有體教融合的育人成果。跳水世界冠軍告訴我們:“身后有祖國的托舉,我們這代年輕人本就該篤定前行。”青年演員講述了如何在角色中傳承精神、在堅守中踐行奮斗的故事……這恰是大思政課育全面發展新人的生動實踐。當青年在這些鮮活故事中讀懂“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當他們明白“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的成長哲理,思政教育便實現了從“入耳”到“入心”的跨越,為青年錨定了人生航向。
江河奔涌,不舍晝夜;青春向黨,矢志不渝?;顒蛹仁菍η拜厒兊那啻簥^斗的致敬,更是對青年們未來征程的召喚。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青年當以大思政課的真理之光為指引,把理想信念筑在科研攻關的突破中,把責任擔當寫在鄉村振興的田野上,把青春汗水灑在強國建設的征程里。當千萬青年的奮斗之流匯入民族復興的江海,定能書寫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青春華章,讓青春在祖國大地上永遠奔涌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