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李紅軍
青石板路鐫刻千年水鄉記憶,光纖線路編織全球數字脈絡。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于11月6日至9日在浙江烏鎮舉行。這場恰逢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十周年的盛會,既成為10年來實踐的成果檢閱臺,更化作民族復興路上的數字領航標。以“共筑開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數智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盛會,正讓烏鎮之光穿透發展迷霧,照亮數智融合的共生共贏之路。
春華秋實,十年深耕不輟,烏鎮峰會已從理念播種成長為實踐森林,結出累累碩果。10年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累計舉辦189場分論壇,發布140余項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吸引4200多家中外企業參展,構建起全球數字領域的合作生態。烏鎮峰會從2022年正式成為國際組織,到如今匯聚4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210余家會員,峰會已形成“烏鎮倡議—標準制定—實踐落地”的完整閉環。連續4年發布的“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精品案例,以及《跨境電子商務國際規則體系發展研究報告》等成果,讓“中國方案”轉化為全球共識。
馭“數”前行,烏鎮創造奇跡。作為數字要素流通的“試驗田”,烏鎮構建起安全高效的數據傳輸與治理體系,讓數據像古絲綢之路上的珍寶般在“數字絲路”上創造價值。在這豐厚的沃土上,大數據不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賦能發展的核心引擎:桐鄉GDP從652億元增至1347億元,數字經濟核心制造業產值增長近5倍,印證了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中,跨境數據流動技術與數據安全防護系統協同發力,既打破數據壁壘,又筑牢安全屏障,為全球數據治理提供了“烏鎮樣本”。
智能向善,以“智”取勝新實踐。烏鎮將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城市肌理,繪就智慧城市新圖景。2025年峰會的“人工智能含量”貫穿始終,“六小龍烏鎮對話”聚焦技術前沿,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等新產品首次亮相,彰顯著智能技術的迭代速度。智慧景區管理系統用人工智能實現全域監控;智能導覽與無現金支付讓游客感受科技溫度……這些場景生動詮釋了“智能向善”的發展理念。從工業機器人精準作業到智慧平臺統籌城市治理,人工智能正以數據鏈為紐帶,讓智慧城市從概念變為可感可及的現實。
千年文脈與數字文明在此共生,開放合作與安全普惠在此交融。烏鎮峰會的十年實踐證明,數字技術的終極價值不在炫技,而在賦能民生、連接世界。當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理念通過烏鎮峰會不斷傳播,當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在水鄉沃土結出共贏果實,這場盛會已超越會議本身,成為全球數字治理的“連心橋”與“加速器”。
站在十年新起點,烏鎮的青石板上回響著千年跫音,數字之光已然照亮更遼遠的征程。相信這片神奇土地將繼續以數智融合為筆、以開放共贏為墨,書寫更多科技賦能發展的新篇章。當烏鎮的思想激蕩轉化為實踐力量,當數字技術深度融入強國建設,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將引領我們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開辟更加繁榮普惠的數智未來。(李紅軍)
